文图 / 左叔
本不打算多说什么的,在亲子教育这个问题,我同样也在学习摸索之中。而且,现阶段看,我这里还没有一个定论,需要“活久见”。人生中,如果不想被将来“打嘴巴”,最好的办法是现在闭嘴。可是不巧,有一位我熟悉的记者,最近跟我聊起了这方面的话题:父亲在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在这个话题的引导下,我免不了想起了自己“为人子时“的成长经历,又比照现如今“为人父后”的种种历练,凭空生出一些感慨。不敢提分享,只是记录下来以免我自己日后忘记了。
混在家长群里面,看到最多的是当妈妈地在交流育儿心得、在沟通学业辅导,偶尔也会听到一两句爸爸甩手不管的抱怨。为什么爸爸们会选择淡出家庭教育呢?
我们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影响和左右了我们,孟母们为子孩子的教育张罗着“三迁”,孟父们也得拼命挣钱去换学区房,精力有限和家庭分工,让爸爸们操不起这份心。
造成这一局面的另外一个原因,很多时候也是妈妈们自己惯出来的。妈妈们觉得自己辅导孩子作业时都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秒变后妈”,又怎么能让没有耐心的爸爸们插手呢。偶尔让爸爸们做一次,因为生疏难免有点小错误,又不能包容放手,这样的情况一多,男人们也就自动退居二线落得清闲。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与很多父亲内心里不便与人说的心结有关。可能很多爸爸都有这样的感受,妈妈不在的情况下,自己与孩子能够相处亲昵,但妈妈一回来便失了宠。孩子与母亲天生的亲昵关系,常常让当父亲的无从下手,觉得自己再如何努力也达不到那层亲密,久而久之也会有挫败感。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更多、更复杂、更具体的原因,是我未曾感知到的。跟任何遇到的问题一样,只有找准它的症结所在,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动性去改变策略和办法,才能可能解决它。在这一方面,我与所有的家长共勉。
关于父亲在亲子成长过程之中所起到的作用,其实是有很多专家的论著和研究成果,但我个人始终认为在这些研究成果之中、最为关键的支撑因素是陪伴。父亲与孩子有多少互动交流,就会有多少成长收获,这种成长收获不仅仅体现在孩子身上,有时候也会让当父亲的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自我提升。
所有成长教育的因素作用都是潜移默化不易觉察的,通常都是等到孩子长大之后,才能发现结果其实是不可逆转的。回顾自己的成长,我在读小学四年级前,因为父亲在外地工作且当时交通不便,通常一个月左右才能与父亲见面一两次。
这样的相处模式,加上独生子女的成长条件,其实也造就了我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些障碍。虽然此后,我努力地调整这样的状况,但事实上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等到我面临到亲子分离与职业发展的困局的时候,我首先就意识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走我曾经走过的路,我选择能够有机会留在她身边。
今年是我职业生涯的间隔年,凭空多出小半年的休假,而好有了机会补偿这几年对孩子家人的亏欠。孩子这个暑假,我每周都抽出一天时间,与她一起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去附近城市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陪着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阅读绘本、学会游泳。如果一一列举出来,这些都过于寻常与琐碎。
可是这些寻常与琐碎的意义何在呢?我个人认为还是要看是否“有心为之”。出门在外的安全警惕意识、如何察看交通指示、如何购票排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少年不当“熊孩子”其实都是可以穿插在其中的。你会发现,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的引导之下,很多平时极难推进的事情会通过不断地强化形成孩子己的固有认知。
相对于母亲在亲子关系的更偏向“家长”的角色,更偏向于“依赖”的关系,我个人认为父亲在亲子关系中更偏向“朋友”的角色,更偏向于“玩伴”的角色,也是更能将“寓教于乐”发挥好的一个角色。都说男人天生就是大孩子,当爸爸有时候就是要当好“大孩子”,而“大孩子”更应该与孩子“大手牵小手”玩在一起,完成共同的成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