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梅,很多人舒了一口气,总以为那样粘答答的日子已到了尽头,太阳一出,风和日丽,别提有多舒坦,殊不知受罪的日子还在后面。入了伏之后,气温一日高过一日,无雨无风,大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汗水流得跟自来水一般,日子过得依旧不舒坦。其实今年本地的黄梅多少有那么一点点干,但是这伏天是真得很旱。天一热,脑袋就点迟钝,总觉得在盼着点什么,却又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有人一拍脑袋,突然问,今年的台风呢?怎么一个都没有?是啊,今年的台风呢,怎么一个也没有来,入了伏都旨着受着点它外围的影响来给这暑热退退烧呢。
记得前几年这个时候,好几个台风都先后在这个时间段里面登陆,凉快倒是凉快了,损失可谓惨重。第一次离台风比较近是在深圳的时候,登陆前风雨交加城欲催,走的时候去悄无声息,说没有就没有了。第二次近距离印象当中的应该是“麦莎”,从无锡某地过境,损失很严重。事后一个月,走沪宁高速,依旧在几个横风路段看到十来个“高炮广告”版的被吹得像一把坏掉的雨伞,支柱折了腰,牌子上面的铁皮不见踪迹,后面的支架全都朝着天空。虽然没有目睹当时的情境,但心里想想也知道情况的危急。
还有一年,某卫视还特地派出了一个出镜记者都是女性专题报道组,先后几次在台风的登陆地点做现场的连线报道。看到一个个小姑娘站在防浪堤上、腰是拴了根绳、抱着树,被雨打得睁不开眼,还扯着嗓子做连线,辛苦是真辛苦、敬业也是真敬业,但总觉得不是媒体应该干的事儿。或许媒体自己还觉得这样的专题报道做得很成功,女性本身的弱者形象在狂风面前更为楚楚动人,博人眼球,心生爱怜,噱头可谓做足。可是风大了,雨大了,媒体的视角最应该关注的是普通百姓,他们有没有转移、有没有受灾、有没有被困...
台风偏少,气候异常,人人都把问题归罪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变严重,但却很少有人从自身做起,为这件事情做一些改观。有时候不得不面对我们自身的一些劣根性,比如汽车,他买1.2排量的,我就得买2.2排量的,不为别的,只为比他有派;能开车的绝不坐公交,心里虽然心痛油钱,但总觉比挤公交掉价强些。如此这般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样一种贪大求洋的心态下面,若想有所改观,真是非常的困难。中国的“暴发户”阶层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手上有钱的日子。
傍晚的时候看新闻,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高温晴热天气还将持续一周以上的时间,而中央气象台也预报了第5号热带风暴“天兔”已经在西北太平洋上脱了胎,更有专家说今年下半年超强台风袭击我国沿海的可能性极强。把这些资迅放在一起,看得人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但愿人类以及这个世界能撑得过21世纪。
2007年07月29日20时的云图天兔就是在右下角的那个气旋。
中央气象台7月29日下午发布的《热带气旋公报》显示,今年第5号热带风暴“天兔”(USAGI)于7月29日下午在关岛以北大约5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9日下午5点钟风暴中心位于北纬18.2度、东经144.1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预计风暴中心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未来三天,该风暴对我国近海无影响。
新华网记者27日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虽然目前影响我国的台风少,但8至9月要警惕防范强台风侵袭我国沿海。
据介绍,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海域只生成4个台风,具体包括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各1个,时间分布为4月1个、5月1个和7月2个,仅有1个热带风暴即第3号热带风暴桃芝于7月5日登陆我国广西。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生成和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个数都明显偏少。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和分析,7月底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无台风生成并影响我国。8月初开始,热带西北太平洋将逐渐进入台风活动相对活跃期。8至9月是台风活动的最活跃时段,要特别警惕到时台风可能频繁登陆我国所带来的影响。
专家介绍,盛夏台风偏少导致近期我国江南和华南持续高温少雨,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一旦发生台风,强度可能偏强,带来的强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可能加剧,并且台风生成的气候预测难度很大,需要特别注意做好防范工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