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互联网这十年时间里,我认识的朋友当中,几乎有一半在做与媒体或者传播相关的工作。他们中有的以文字笔访谋生,长期占据一些平面媒体的栏目版面,接触不同层面上的人物,上至贩夫走卒,下至达官贵人,一律地诚恳。有的是“上辈子做了坏事”的人,这辈子投身来做电视,不知疲倦地做了十几年的早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要有两百多天都必须在四点前起床,顶着一脸的浓妆面对观众。其实这是常人不甘的事情,没有定时定点,有严格的时效要求,不允许开天窗,忙时饥一餐饱一顿,闲时也会坐立不安的工作。他们中有人写了十年未必能够为自己集成一本书,即便出书也只有畅销书销量的零头,有人露了十年的脸,在行业中赢得口碑,但素颜去菜市未必有人识得,可是他们仍然爱这份工作。
其实这个行业当中很多事情是不能计较的,特别是对一些新入行的人。没有双休日几乎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做了媒体人就必须要放弃这一点。如果有幸供职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媒体,还有可能会常年去做“客中飞人”。这个行业需要积累,需要在很多次的实战当中累积一些应发突发状况的经验,因为只有经历过,正确的应变才能够遇到事情不再发慌,只有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才能够跟采访对象以平等的状态对话,这不是一日之功。其实相较于其他行业的人来说,这个行业只要在做事就已经不可能是默默无闻的人,每一次都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可以因为没有双休日而报怨。
这个行业的确是一个容易出名的行业,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出名的行业。出名除了每个人都必须的努力、天份之外,更多的还是一种机遇和幸运,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只是谋生的一个手段,那么安份地做好本职的事情。如果你想把当它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那么还请认真地对待他们。看看凤凰那些资深的评论员,他们都是蛰伏多年、经验老道的新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瓶颈期,入行的第一两年往往会因为平淡琐碎而变得茫然,入行十几年往往会因为激情退却而变得疲沓。如何敌得过这些,就是每个人不同命运的关键了。
BabyBlue 换到苏州来做广播之后,一直都处在“无聊至抓狂”的地步里,一方面是没有适应新环境的工作节奏,一方面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个人职业定位。也许做广播新闻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传统媒体的时效性,按照逻辑来判定,广播应该是传播新闻最快的,因为从现实条件和器材的特性来看,广播的新闻发布和送达无疑是最便捷的,可是我们常常在广播节目当中听到的是“读报”,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比时效性最差的报纸还要弱一级。有些东西是因为体制,有些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采访力量,有些是没有一个能够在现场组织好报道、素质过硬的“出镜”记者。如果能够把一些最民生的东西和资迅以它应该有的时效速度也发布的话,那么广播新闻也就没有太多让人失望的地方了。
作为一个局外人讲一个不是自己本专业领域当中的事情有点困难,但这些仍然是我想讲的话,送给所有我认识的媒体朋友。师奶唔易做,媒体人也唔易做。
另:今天帮一个朋友看了一个选秀节目的策划案,提了一些建议,却隔着一个烂网络没有办法给他,又不能公布在互联网,让这个本应该保密的东西外泄,这可如何是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