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历练丰富,才有资本谈所谓舍得

文图 / 左叔

看综艺衍生访谈节目《背后》采访歌手陈楚生,提到了若干年前他去参加了一档演员竞技类的节目,尝试着去做自己并不熟悉且不擅长的事情。然后,就被其中的表达深深地击中。

可能都一样的吧。我们认同的道理,并不是凭空闯进我们的内心世界的。有可能,我们已经身心实践无数次了,却一直没有恰当的机缘好好复盘,用文字或者语言将它表达出来。借他人之口讲出来,那种深深的共鸣感,可以涤荡此前探索中的所有孤寂。

事业上有点波折,可能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是有必要的。被流量催逼着,被工作占据着,人往往会在持续的应付中失去思考的能力、迷失掉方向。没那么多工作的时候,不那么忙的时候,人会想清楚很多事情,内心也会更为笃定。

这个“笃定”,尔后会变成人的底气和定力,知道哪些是需要自己努力适应的,而哪些是自己绝对不会碰的。

人只有自己勇敢地突破边界,站在公众的视野里,才有机会被人看见。自己想要的,才会经由这些“被看见”,一路波折,再慢慢抵达。

自省是路径,自洽是结果。但是,这些都不是关起门来,只面对自己的事情。很多时候,人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去拓展,在不断地变化演进中历练自己,尔后才能慢慢地摸到所谓的边界在哪里,底线是什么。在不碰法律道德等诸多底线之外,一上来就以“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姿态做事,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可惜。

没有一个相对开放包容的心态,上来就认定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放弃掉很多人生体验,本质上就是亲手毁掉了很多机会。一个人,只有经历足够丰富了,才够“资本”谈所谓的“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