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悲观吧,总觉得工作上的事情不会轻易放过谁。
事情要来,总归会是“聚在一起来”的姿态,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综合协调和积极应对的能力。
况且,活总归是给能干的人、会干的人的。做得越快,来得越多。以效率优先的角度考虑,这是非常合理的,不是吗?
不犯怵,凡事总有解决的办法。头过,身即过。万一连头都过不了,就索性摆烂好了,总归会有兜底的那个人的。这个兜底的人是活该吗?过于倚重这个兜底的人,结局会好吗?
想起,某地三个副职的梗。一个是50分,原本能有100分的技能点,因为岗位错配,只能从头学起,“男怕入错行”,再如何努力,这般年纪也就勉强50分吧。
一个是0分,存在感极低,小作文满天飞的境地里,一年到头也“露不了几回脸”。无声无息的,仿佛没有这么个人。
最后一个是-50分,看起来爱钻研、很忙碌,态度是极好的,但做事情基本上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思考问题想事情的逻辑总有一些与众不同。嗯,就是你会歪着头,皱起面部表情,然后说不出一句话的,极为“迷”人的那种。
这样的组合,也是绝配了。然后,三个人加起来等于0,毁了“上位者”还不死心的千秋大梦。错在哪里,还不是“上位者”的分工问题。
除此之外,这样的境地,非一日之功,还是对过往“兜底的人”过于倚重造成的。此前,总有几个“老黄牛”的角色,把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干了,不愿意背的锅背了,几乎都是默不作声的“老好人”。
如今,这几个“老黄牛”轮岗的轮岗、调走的调走、考走的考走。活的压力陡增之后,内部的矛盾一下就尖锐起来了,这才有了要“擂登闻鼓”等等骚操作。
啊至于的。能干干,不能干大喊一句我干不了,活就自然放过你了。最为反感的就是装,明明干不了,还占着坑在那边装蒜。
确实,是组织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的,这样的错配不是让你颐指气使的,是让你知耻啊。知耻者后勇,尔后努力将能力匹配上,不是让你恬不知耻,就这么“死蛇烂晒”地往下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