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万丈、哭泣失望,都是生活​本来的模样

我们可以做许多白日梦,可以失败,可以哭泣,可以光芒万丈。
—— 萨特

文 / 左叔

节日,朋友圈自然免不了会有人发点动态,讲讲过往的荣光。

我是不大高兴参与的,原因有二:

其一,总体而言,我是一个向前看的人。我对很多事情的态度是,过去就是过去了,决计向前走的时候,甩在身后都是负累。

其二,如果当下每一天,因为过往的身份而被善待,又何必在乎是不是要在纪念日表明立场,等待“圈中好友”给予你微薄的“荣宠”呢?如果不是被善待的处境,那又有什么好讲的呢?

当然,我也能理解此类行径背后的心理动机,人对于某个问题或者某件事情的认知都是阶段性的,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我觉得自己处在“中间级”的状态中,可能还需要生活、需要时间、需要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认知,与自己达成某种和解。

最近重读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感受也有几分近似。尤其是读到宋元山水中国画相关的章节,眼前忽然有一种世界变得“澄明”的感觉。

此前,我偶尔也会去看看沪上或者苏博书画特展,瞧瞧故纸堆里的丹青笔墨,虽然内心里觉得这些都是美好的,但这美好却是一团让人无法表述、描摩的东西。除了按下快门拍几张照片,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来抒发内心里的感受。

后来,读了一些西方艺术史类的书籍之后,重新来回想当初观展时的感受。这时又能多看到“一层”,感受到东西方艺术在各自审美诉求上的不同。当然,差异从何而来也想过,比如社会发展、比如经济基础、比如宗教哲学、比如科学技术等等,但想得还不够深入透彻,也不够系统全面。

《美的历程》帮我稍稍梳理了一下,让我看到了在社会经济等诸多基础因素之上的,还有一些社会发展变化折射在某类阶层心中的内在冲突和矛盾。当这些内在冲突和矛盾找到某种文艺形式为载体进而“外化”的时候,呈现出来了艺术风格上的独特追求和别致风貌,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可是在第一遍读这本书的时候,这些内容并没有给我触动和启发,令我有机会站高“一层”来理解自己所面临的困惑。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生活还算顺遂,未曾将难解的问题摆到我面前;其二有可能已经是摆到我面前了,但是偏低的眼界令我无法看见。

至于今日的#日签#,萨特的这句话作何解?现阶段,我也只能感受到语言无法表达准确的某种朦胧。它比较接近于在陈述生活的本真,那就是光芒万丈、哭泣失望,都是生活本来的模样。

当然,在未来的某的一天,我在经历过更多的人事物之后,有缘再读这句话,或许有机会联系到上下文,极有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