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人生海海,终要浮出水面换口气

郑在欢 著 /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单向空间 / 单读

文图 / 左叔

与世间万象穿心而过、人间百态不沾尘埃,落笔处总有一丝悲悯不太一样。郑在欢的这一本《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从始至终都有极为强烈的“撕裂感”。

此前,我也读过袁凌的《寂静的孩子》。那是“调查记者”般的旁观者视角,有人文关怀的脉脉温情,但从始至终都是“局外人”。读者跟随这样的视角走进一个个的故事里,就像去体验生活的演员一样,只要不想“入戏太深”,随时都有办法抽身出来。我也读过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她比袁凌更近了一步,把视角对准了因为婚姻关系而建立连接的夫家家庭样本,“大学教授”般的,近乎社会调查式的表达,总有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农村教育、务工就业、基层治安、乡村信仰等一系列的社会议题会在她的作品中不断地被聚焦,虽然她并不会给出答案,但总会惹得读者不停地去深思。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跟这两本书都不太一样,它是“第一视角”。说白了,就是世间磨砺,其他几本书都是落在别人身上的,而在这本书中,所有的生活的鞭笞与重击,拳头都是落在自己身上的。这种更为切肤的人生体验,读起来会更让人触目惊心。原来,同一片蓝天之下,人与人终究还是有万千种活法。自己以为的“理所当然”,可能在别处是“求之不得”的。

郑在欢 著 /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单向空间 / 单读

在这本《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当中,似乎所有着墨了的人物,都处于一个“极度扭曲”的状态之中,以自己生活的环境,这样的状态近乎不能理解。然而,这种“极度扭曲”或者只是我们自己的认知错觉。我们对中国城市的“千篇一律”常常会心生感慨,好像每个城市都是有一条“本地人不大去,外地人扎堆”的步行街,都有几处某某广场、某某天街,似乎各地的发展都以齐头并进的姿态一路向上。但是,当我们将视线转向更为广大的乡村地区,落差远不止此地比别处多几个品牌、有几处网红打卡点那么简单。

仍旧还是有匍匐在泥土里的生存方式,同时他们又被眼下的这个网络时代的各种资讯所裹挟,跟我们一样看得见那些经济繁荣和文明和谐的五彩斑斓。落差,巨大的落差,仿佛置身欢乐场,自己并非只是不适应的羞怯,而是没有“入场券”的无奈与窘迫。我跟郑在欢一样,在这些伤心故事里读懂了一个道理,并不是他们如此活着就是有理的,而是懂得了他们的无力感。“面对真正的爱与期望,他也有无能的时候”。面对向往的生活,他们落在的那个薄薄的家底子,没有办法支撑着他们。

郑在欢 著 /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单向空间 / 单读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是一本再版的书,这些文字与如今又隔了一些时光,郑在欢也坦言再版前又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了一次修订。单看其中的故事,郑在欢的文笔是“拙朴”的,几乎没有过多的修饰。我猜想,这些文字的最初,就是发表在某个互联网阅读平台,尔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从而激励他陆陆续续地将自己此生经历的一些苦难,将那些伤口揭开来,让血肉模糊的过往呈现在众人的面前。我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之中,他是否有过心理上的拉扯,换作是我,这应该是一件极其难为的事情。

序与跋,是眼下写的。文笔的质感,明显要好于故事中的表达。想来,在远离驻马店的这些日子里,在写完这些故事之后,他还是终日与文字打交道的。同为码字人,我其实挺害怕回过头来看自己年轻些的时候曾经写过的东西,那种心态不太好用文字来表达,就好像偶然间翻到了旧相册里,年少荒唐时近乎“杀马特”式的装扮一样唐突。彼时的得意,如今的窘迫,终究都是自己。没有走过来时路,又如何才有如今的视野。既羞于自己曾经如此,又感慨自己幸好如此。想必,郑在欢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多半也有近似的感受吧。

郑在欢 著 /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单向空间 / 单读

书写,对于很多人来说,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疗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若不是拥有书写这样的“树洞”,能够让郑在欢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愤懣宣泄出去,他童年成长期间所经历的磨砺,多半会像他周遭的很多人那样,将那颗原本柔软的心啃噬得百孔千疮。有些时候,人生际遇就是随风飘落的种子,谁也没有办法左右自己最终会落在哪一片土地上。都说人要有顽强向上之心,但是一直被“无力感”浸泡着,终有“积毁销骨”的那一刻。

说到底,面对载浮载沉的人生海海,人还是需要拥有自我救赎的能量,挣脱湍急的命运洪流,浮出浑浊的际遇旋涡,呼吸一口名叫“好好活着”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