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作家克杰·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总是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过往的岁月里,到底有没有一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更为接近书中所描述的状态,而书中一直提到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如果以时代衍进的方式来换算,大概会相当于我们发展历程中的那个阶段。
我对美国的历史没有太多的研究,对“垮掉的一代”也仅仅局限于搜索引擎百科常识里提及的那点内容,但我可以非常明确地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这是一个刚刚从离乱中挣脱出来,整个社会正在从灰暗、无序的状态中一步一步艰难走出来的阶段,而每个阶段的年轻人都能非常敏锐地感知到这一切的变化,他们或许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但他们会通过行动来实践,书写记录这个时代,或者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土地。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出走的冲动,既是时代赋予的,也是年轻人所独有的。
从东部的纽约,到西部的洛杉矶,横穿整个美国,往返要1万3千多公里。在公共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凭借着搭便车和有限的经费只身冒险,这大概是属于某个民族深埋在血脉之中的东西。而农耕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如此横穿国境的壮游,好像只有诗歌风行的年代里,那些文豪才有机会达成的事情。也许会有其他人,但唯有他的故事被记住了。这是不是也是出走的另一个原因。
看到他们乐此不疲的上路,感受到真切的窘境和饥饿,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停息下来时间不久,内心里又涌起新的冲动。常常会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之所会有奔腾不息的“永动机”感,绝大部分的可能是我们内心中的“不满”。对于看过的世界、遇见过的人与事、收获到的感受的不满足,所以才会再一次背起行囊,踏上征途。就像书中所说的那个,“道路就是我们的生活”。有形的路,无形的路,都是往前的路,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喜欢作者写下的关于沿途风物的描述,在情绪的表达、在人物的勾勒、在芜杂的对话之外,这些“神来之笔”就像是放置在一家人来人往餐厅的角落上,一幅不起眼的小画。未必出自名家之手,但却因为足够用心而显得特别珍贵。作者很喜欢用特别开阔的、近乎鸟瞰式的视角来描述沿途的风物,无论是现实眼前的画面,还是想象中的场景,几乎都是有一种悬停在高处的感觉。这样的视角,大概率是跟一个人的心胸相关的。一个天天念叨着柴米油盐的人,多半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唯有放下琐碎的人,才能将自己所站立着的这一块想象成地球表面上的一块斑。
书中另外一些令我觉得印象深刻的画面,是一些分别时的画面,跟朋友分别,跟爱侣分别,跟年少荒唐的岁月分别,都是令人伤感的笔触,但作者又孜孜以求、不厌其烦地一再表述。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从心理学“分离焦虑”的视角来解读这些情境的描述,会不会作者童年缺失的阴影隐藏在其中,会不会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宣泄或者补偿机制,通过旅行去偶遇,通过分离去体味?没有继续深究下去,却反而看到了自己内心里的某个阴暗的小角落,忽然就被一束光照亮。
一本近似“传记”类的作品,看到的却是一个“群像”。离乱中的迷茫,漂泊里的友情。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灰暗的阴影,一个人跃入了人海,而另一个人依然在徘徊。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友情,两个完全不同路径的人,一个人替另一个人完成了他曾想过,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能去走的人生历程。他賛你走完了另一程,而你正在走的,也曾是他也许曾经想要走的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美国男版“双生花”一般的故事。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一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