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拉的灰烬:伤口的余温

每个人的童年和成长都是一道伤口,有触目的痛和血痕,最后都结了痂,隐了痛,在成年的岁月里面留下面目可憎的伤疤,陪伴一生,直至肉体的消亡。动荡变幻的大时代如此,看似富贵的年代的成长同样也是如此。因为在生命的最初,总归会有太多理想式的内容,比如长大成人,脱离当下的环境等等,可是等到真得有一日,达成自己的梦想,才突然意识到,对于“生于斯”或者“长于斯”的人而言,突然背离是一种不可名状的痛。

《安琪拉的灰烬》将这些伤口摊开来让人看,读完之后,内心是很难平静的。世纪大萧条,战争阴云不散,每个家庭都挣扎在温饱线上,遇到没有工作且酗酒的父亲,比起战争和贫困来,更需要祷告。三餐不继、瘟疫横行的年代里,活下来已经是很艰难的事情了,但是每个孩子都仍然是带着希望的种子,期待在父辈苦难的土地之外,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疆土来,以为逃离这一切便可以不再将悲苦的人生放在心里。可是事实上,有些东西已经刻在骨头里面,挥之不去了。

爱尔兰移民的第二代,在美国出生,却因为经济大萧条随父母重返爱尔兰。等待他们的是亲戚的白眼、横行的瘟疫、没有根基的一穷二白以及爱尔兰阴雨绵绵的天气。在居无定所、缺衣少食的动荡中度过童年,失去了双胞胎弟弟,看多了死亡,连青春的冲动都变成荒唐可笑,连仅存的一些天真都不那么美好。直至19岁存够了去美国的钱离开爱尔兰,才突然觉得伴随成长的这片土地已在自己的人生里留下太多。

这在某个程度上很像我们当下所处的环境,在城乡二元结构瓦解的进程中,太多留守儿童与当年的弗兰克相似,随着父母进城,读民工子弟学校或者寄读于昂贵的公立学校,终有一天父母无力支撑或者体制必要要求,逼着他们重新回到乡村,等待他们不是衣锦还乡而是重头再来。可是这些孩子心里面一直有一个城市梦没有熄灭,然而现实却没有给予他们太多的机会和途径。他们仍然还是在挣扎,终有一天他们沿着父辈的足迹再度走出来,发现这一切并非自己想要的生活。

阅读的愉悦是无法替代的,但阅读所引发的思考常常也令人觉得不安。每个读者总归是有自己的立场的,纵使文字是一样的,阅读的环境是一样的,但每个读者的体验却过于主观。“安琪拉”是书中母亲的名字,在一个家庭中苦撑局面的爱尔兰女人,她面目模糊,带着几个孩子的窘境让她在命运面前逆来顺受,“安琪拉的灰烬”在书中一直没有一个具象的内容,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那个经常缺煤少炭的壁炉,阴雨寒冷的爱尔兰唯一的温暖。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留有这样的一堆灰烬,脉脉的余温支撑着人生苦短。

作者: (美)迈考特
译者: 路文彬
出版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年: 2010-7-1
页数: 391
定价: 28.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经典文库·巴学园
ISBN: 978754424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