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也不完全是件坏事,关键在于……

文 / 左叔

这段时间,给我最为强烈的感受是底层做事情太难了。

一边是上面压下来的任务、指令,不做不行,做不到位也不行。很多事情情势特别紧急,对于负责落实的人来说容不得细想,这样做适合不适合具体情况、怎样落实更为合理一些。为了不吃批评,不管怎么样,两眼一闭先干了再说,态度体现在“立即行动”上。

一边是来自个别人的不理解和情绪反弹。就拿查码测温这件事情来举例子吧。管得太严,一遍一遍地掏手机,个别大爷大妈们就会嫌烦,觉得是“多此一举”;看到熟识的面孔稍微松一些,又说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吃的,叫你们管也管不到位,出了事情谁负责?

“人嘴两张皮,正反都是理”,具体做事情的人面对抱怨,常常会无可适从起来。这样的抱怨,也是能够理解的。这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快两个月了。大家心里极有可能窝着一团“处处受限”的无名火,恰好眼前又有一个“活靶子”,免不了会言语几句。有些话讲得没有来由,未必就是针对“眼前”的人和事。

如果只是情绪发泄,底层做事的人听听就好了,也当作是纾解郁结的一个渠道吧,不然让这些人去哪里排解他们的焦虑呢。谁都免不了会抱怨两句,但不提任何解决方案的抱怨,也就只是抱怨而言。抱怨别人之前,可能也要考虑一下自己做得怎么样呢?

抱怨会产生负面情绪,极容易在人群中“传染”,“针尖对麦芒”之后就是完全“对人不对事”的处理方式,这种“一点就着”的状况,极易生出其他枝节,非常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牢骚话确实要讲,不讲憋得慌,但讲之前,可能还是要过过脑子,想想讲出来要如何收场。

如果抱怨里面是有指正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案的,对于具体做事情的人而言,还是要学会懂得倾听的。有些具体的情况,“身处其中”的人往往比“站在外面看看的”要更为了解一些。理论是如此如此的,到了落实层面往往会走样,如果将走样掰回到正途之上,答案往往就在不同的声音里面。

面对眼下的抱怨,先多一些理解,再多一些倾听;想要抱怨眼下,先多一些体谅,再帮着多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抱怨不完全是件坏事,关键在于怎么想、怎么讲、怎么听、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