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在野,走出去慢下来才能听见它的脚步声

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文 / 左叔

印象中,年还没有走得太远,日子在转眼间便来到了春分。

今年江南的开春,几乎都是“天无三日晴”的基本配置,原本“贵如油”的春雨一点也不精贵,随随便便就下了一场。日照时数少,气温也升得比较迟缓,人还是被厚重的冬装裹着,放不开手脚。

于是乎,若是周末遇上晴日,差不多所有人的心情都跟中了彩似的。驱车是城市边缘的郊野踏青是极为“常规”的项目。待到面对一湖春波,和风拂在脸上,极目处是依依烟柳,近旁边朵朵春花,写在基因深处的愉悦感便被唤醒。觉得日子再匆忙,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停下来看看这大千世界。

现代生活里的诸多因素,促成了许多人越来越“宅”。首推的便是效率优先的原则。它促进了发展,但也推进很多原本需要三年五载才能达成的事情,在人的心理预期里面,恨不得三时五刻便要见效。被任务紧逼,人自然就会感受到匆忙。这也是我们极容易在一些日新月异的“新兴行业”更容易遭遇到996加班问题的原因。

其次便是身外之物的成全。车子越来越多,路面交通越来越堵。工作日早晚高峰时刻的拥堵已经在很多人的心里留下阴影,有些人原本是不“宅”的,但一想到假期里的人潮,一想到转了好几圈找不到停车格,便觉得还不如“宅”在家里好了。更何况家里还那么多的身外之物,需要在假期里归置归置,拾掇拾掇。

再来就是科技之光的普照。“宅”在技术条件的实现上,已经获得了太多科技的支持了。在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曾经有过依托互联网开展“足不出户”的挑战的先例,在当年很多人都挑战失败了,最终不得不“出户”解决生活所需。现如今,只要是住得不是足够偏远,一部手机便可能解决很多生活问题。对于手机以及社会分工的依赖,更像是对自己原本便十分忙碌的生活的一种补偿。

春日在野,“宅”在家中、困在格子间或者被钢铁皮包裹着,都是很难听得到它的脚步声的。那些需要停下来才能感受到的物候变化、季节交替之中的细节,经不起快节奏生活的拉扯。我们对于生活的感知力,藏在在那些琐碎的、无意义的、说不出有什么必然价值的细节里面,如果你都曾有心留意到,日子就不会显得那么虚无且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