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文 / 左叔

知道有《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还是因为某一年的阅读分享会,其中的一位推荐人介绍了这本书。故事不复杂,在我的理解里,这本书的主题,其实就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认识到这个世界最为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略有一些年纪之后,碰到童话寓言故事形式的读本,往往会有一丝“戒备心”。因为过往经验告诉我,它在“童趣”的背后一定藏着现实的残酷。孩子们往往只会,或者说只能关注到有趣的那一面,但成人不同,现实摔打和经验会让他洞穿这一切,知道故事背后的用意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以“耳濡目染”为形式,讲给孩子们来听。

我觉得,现如今教育的大环境之中,比较难以达成的事情,就是如何能够让孩子接纳,这个世界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在黑与白之间有诸多“灰色地带”,这些“灰色地带”如果不以是非标准来判断,极有可能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地带,有很多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理解和把握的事物。

非常不幸,我们都有一颗“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脑袋,需要转好多几个弯,才能意识到这个世界的“正确答案”,往往并不是唯一的。而探究、寻找这些答案的方法和途径更是丰富精彩,有些价值对于一个人成长而言,完全不输在现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所能得到的那个答案。

然而,我们的“成败观”也被扭曲了,似乎只有那个答案才是正果,过程往往显得并不重要,所以在现实之中也会看到有弯道超车的,有搭乘顺风车的。看到别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会不会有内心失衡的状况,会禁不住想到要去“不走寻常路”呢?

接纳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尤其是与那些貌似主流不同的特质,那些跟他人比仍有差距的短处,那些看问题不一样的视角和眼光,那些抑制不住又不能摆到台面上的奇思妙想,那些具体而微却又无法说清楚的琐碎感受,那些只有自己记录下日后回望才有价值的微小感触……别拿“够不够好”的标准来评判这些内容,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这是不是我自己”来看待它们。

人活过这一辈的证据,不就是这些吗?除了这些可以被贴上真正属于你的标签之外,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属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