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叙事结构略显底盘过大

中国机长

文 / 左叔

相较于演员表演、电脑动画这些元素的“成色”,《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出在剧本结构上。因为要“上价值”弘扬一些什么关系,所以不可避免在最大的戏剧张力和冲突“飞机返航迫降”之后,还有很长的一段剧情的需要推进,叙事结构略显“底盘过大”。

后程剧情因为失去了“张力”而显得冗长且松驰,大大抵销了导演刘伟强以及一众演员以诸多细节铺陈还原“行业剧”的质感为观众建立的信服和好感。我猜这大概也是评分网站分值略低的原因之一吧。

危机事件一定要以时间为轴来展现吗?除却危难时刻,英雄们天人交战、当机立断、克服困难的种种感人场景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展现更为丰满人性光辉的伏线?

同为空难题材的影片,我很难不将《中国机长》与珠玉在前的《萨利机长》作比较。《萨利机长》 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采取了“双线交织”,将述事的时间点放在了迫降成功后,观影现场的观众和事件亲历者一样都知道最终“皆大欢喜”的结果,《萨利机长》的编剧放弃了这个观众已知的矛盾冲突点的“戏剧张力”,选择了事后的“事故调查”以及事件亲历者“心魔难解”之上,再接受调查、接受采访、接受心理干预的过程之中再一步一步还原事件的经过。

事实上,我在看电影宣传活动,邀请电影原型人物登台参与宣传时,原型人物也提到了自己同样像《萨利机长》的飞行团队一样,通过努力克服了心魔、重飞蓝天。

“双伏线”的结构,有一个好处。它展现了人的“后怕”,因为“后怕”反而加强了这起“成功拯救行动”的危急感,这会观众对危险化解多一些焦灼的体验。它的另一个好处是向观众解释一些特殊行业当中的特定的行为流程。

比如,《中国机长》川航安全迫降着陆之后,机长和机组人员(甚至在机组人员受伤的情况)迟迟不离开驾驶舱的原因,直至扮演空管调查人员的朱亚文上了飞机,有工作人员拍照存证之后才忽然意识这里还埋伏着一个事故调查流程上的问题。

其实,还有很多需要向观众交待的地方,当然剧本也作了一些补足工作。这部分的功能放在乘客群演、机组家属以及地面指挥中心、塔台调度等一众演员的身上。比如关晓彤等演员扮演的航空爱好者的角色,所起的作用其实也就是为了说明“客舱失压”这样境况的危险之处。

十分遗憾的是,《中国机长》的很多群戏是多点散射状的,有因无果或者有果无因,总让觉得可能是因为作品时长和剪辑的关系而导致原本应该“有始有终”的微小细节显得支离破碎。

比如开场时,乘务长赶来备勤时坐在车中看到一对恩爱情侣时的情绪反应以及在遭遇危难时触摸婚戒的细节,总让人觉得此处还欠缺很多交待;更让人觉得遗憾的是,地面调度中心负责人一场叼着耳机的哭戏,因为后序情绪剪辑得接不上,而显得让人觉得突兀和尴尬。

电影名字虽然叫《中国机长》,但剧中最有张力的一幕是袁泉扮演的“中国乘务长”贡献的。面对巨大恐惧面前失控的情绪,她沉着冷静以同理心安抚乘客,以资深的阅历经验帮助晚辈,贡献了水准以上的表演。最为闪光的地方,是她在无人可见处,那被控制得几乎不可见、同样生而为人的恐惧。

导演: 刘伟强
编剧: 于勇敢
主演: 张涵予 / 欧豪 / 杜江 / 袁泉 / 张天爱 / 李沁 / 雅玫 / 杨祺如 / 高戈 / 黄志忠 / 朱亚文 / 李现 / 杨颖 / 陈数 / 焦俊艳 / 吴樾 / 阚清子 / 余皑磊 / 刘浩 / 李岷城 / 冯文娟
类型: 剧情 / 传记 / 灾难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9-09-30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The Captain / Chinese 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