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一本以为读不完的书,前前后后读了一周多,记了二十几页的笔记。合上书,内心里面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怅然若失感。仿佛在人生旅途中,偶然间结识了某位心有共鸣的朋友,却又因为现实不得不面对各自要走的前程。
熊培云的这一本《寻美记》,便给了我这样强烈的感觉,可能是年纪相仿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在人生中历程中都曾经有过相似的困境。在这本游走这编审机制边缘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个思考者在语言文字上的克制。想说却不能说的窘迫,让这本书有诸多“留白”,同样也留给读者更多思考和探究的空间。
在外在形式上,《寻美记》是熊培云美国旅行时的“游记”,至多是一个人在旅行过程中的边走边想,然而在内核上它并不是等同于一般的游记,而是以他的几度美国之行感受为基础,以美国为镜像来说明熊培云心中的“理想国”的模样。他用这样的文字评价美国:“严格说,美国并不是只是一个国家,更是人类理想的熔炉”。“熔炉”这个字很中性,既可说理想在此发光发热,也可以说理想在此付之一炬。
对于我这样的读者而言,我在阅读过程之中常常受限于知识面的狭窄,尤其是欧美历史、宗教、政治领域的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的关系,我常常不得不中断下来借助互联网来补足一些未知的领域。停下来,虽然会影响阅读的流畅度,但反而会有思考的空间,在补足了一些知识点后会沿着写作者给的方向,结合自己的体会再想深一步。
“乌托邦”是这本书中高频出现的一个字眼。在不同的语境里面,它有不一样的解释,有一个解释是“理想国”。我喜欢熊培云给出的一个关于“乌托邦”的定义,其实也不能叫作是定义,可能叫描述更合适一些。我已经无法确切地引用他的原句,大概的意义是:“乌托邦”最美好的一面停留在设想它的时候,而一旦落实到具体的阶段可能就是几张粮票、几杆枪。想象总是过滤掉现实的残酷面,我对这一点表示认同。
很多书是这样子的,偶尔有一些门槛。除了探讨一些比较深入的主题之外,可能还有一些对写作者的非议夹杂在其中,有些时候非议溢出了理性的边界,这一点可以从豆瓣关于这本书的评分可以看出。可是,如果你愿意探一探身子,拂去外界贴在写作者身上的标签,将自己放进去的时候,还是能够看得到自己想了很久,却借助于他人之笔写下来的共鸣点。
在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借由熊培云的书写,打开了困惑,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他说,“层出不穷的匮乏”与“相对贫困”将会耗尽一代代人的热血,所谓的“品质的生活”像一个欲壑难填的无底洞。不计其数的流水线每天都在生产海量的产品,而消费者却因为产品的更新换代与“狄德罗效应”而变得捉襟见肘。
他担心我这样的读者不明白“狄德罗效应”这样的专业术语,又补充解释道,“狄德罗效应”又称“配套效应”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其他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想想这几年的物质生活,还真有他一言说破的困境。如果能够跳出这个效应,我想现如今的某些焦虑症状可能轻许多,会迎来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
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写作者描绘的是自己的“理想国”,作为读者我无法企及那个层次,但我同样也在其中读到自己渴望达到的“理想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