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里飞舞着尘埃的日常生活

文图 / 左叔

我不知道别人接触心理学的初衷是什么,但我知道肯定有人与我最初的想法是一样的,就是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解决自己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有些宿命式的困境缘何为屡屡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有些问题的归因和症结总是按着一个逻辑方向在走?当命运际遇和思维模式已经无力解决的时候,我会期待有更管用的工具帮我剖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学了点心理学的毛皮之后,更觉得心理学这个领域实在是太过宽广,每一个旁支类向又有足够的深度,是那种耗费一生也无法穷尽的无望感。当一个“工具”笨重到你已经无力举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对熟练掌握它多出一些敬畏之心,面对心理学我的感受大概也是如此。

于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我猜很多人和我的想法一样,从心心念念地一头扎进去的姿态中折身回来,退回到“心理学爱好者”的身份,开始将精力放在基本原理的领悟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上来。很多时候,专业和技巧固然重要,它们能帮助我们少试错、多走捷径、甚至迅速上手,但在我眼里更重要的是潜入生活,在日常的褶皱缝隙里温柔感受和深切体悟,它能拯救你的苍白和无力。

不得不佩服很多在“一条道上走到黑”的人,尤其是“国内精神分析播种机”式的开拓者,他所面临到的困境和难处很多不时候不在学习掌握探索学术领域的问题,而在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划定好边界,避免将掌握到的各类学术知识“职业化”地去分析解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我始终觉得,多半的人都会从一开始想要借助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然后会忽然间意识到过多的探索本身也许会有负面作用,容易让一个混淆掉专业领域和日常生活边界。也就是把问题和事情分析得过度透彻之后,少掉了日常生活里小滋味和随遇而安的大格局。

花了两周时间读完曾奇峰老师的《你不知道的自己》,洋洋洒洒在笔记本上摘录了不少字句,内心里的认同和掌握的一些东西被人说出来了之后会有一种特别浅薄的共鸣感,我也知道想要深究下去还有更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只是现阶段我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度减弱了很多。

读书的过程之中,若干年前自己在准备心理咨询师认证考试时的一些往事也慢慢浮现在眼前。有那么几年,自己也在基层岗位上做一些具体而微的干预工作中,也确实通过方法工具解决了一些看似不可能打开的死结,但内心里一直都有一种莫名的惶恐感,觉得自己脚下踩的不是实实在在的地,常常会觉得没有底气。这种压力既有可能是某种敬畏之心,也有可能是对自己无知的担心。

好在这几年离着心理咨询工作越来越远,偶尔有人知晓我有这方面的经验会来讨教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也知道自己好几年不做完整的个案“手生了”许多,通常也不太会直接给某个确定的答案。我一直再给自己找一个理由和籍口,直到我在曾老师这本《你不知道的自己》的附录当中读到曾老师女儿的文章,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好玩的事情太多了,心理学算什么。”

看到这句话,我好像释然了很多。每个人探索自我和这个世界的方式有很多,心理学只是众多“工具”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宗教、信仰、自省、思考、亲密关系,还有那些光线里飞舞着尘埃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