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裂痕,那是收获成长的可能

文 / 左叔

感谢健雄学院的邀约,让我有机会步入大学校园做了一次分享。看到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怀想自己已经在记忆里模糊掉的白衣年代。如果时空可以折叠过来,我在经历一些世事,尝了一些滋味之后,会对当年的自己说些什么?基于这个立场,我分享了九句话,送给当年即将踏入社会时的自己,也祝福每一个沐浴在人生春风里的年轻人。

每次演讲或者分享,我都习惯做比较大的开场。以前我对这个是不自知的,最近因为比较密集以及会在结束后请比我更专业的人指教,所以多多少少开始有了些觉醒的意识。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会习惯性地做“大开场”,讲那么冗长且与主旨关联度不大的内容?

想来想去,最主要的因素是自己属于慢热型的语言表达者,这就好像是一台年代久远的电脑,开机的过程是慢的,冗长的开场就是“启动加载项”,想要流畅的表达得让自己变得兴奋起来,开场时的闲聊很多时候就是这个功用。

一直以来,我对观众的反馈是比较敏感的,现场一旦有人松懈掉了,我就会有强烈的救场意识,会通过舞台上的调度、互动、肢体、语调、停顿来抓回流失掉的注意力。开场时,干扰因素一般比较多,观众的心态也不太稳定。有时候比较大开场,极有可能是我在等观众心境略稳定一些后再进入主旨内容。

还有一种可能,是我准备得不够充分。虽然所有的分享都会做前期工作,都会预设目标观众,但在现场一定会有预设不到的地方,需要调临场整的内容。前期准备的内容能够八成有效,我觉得这个前期准备已经算是合格的了。然而,大部分场合,我的前期准备大概只有六成有效,我需要在开场的过程之中,找时间空档去调整后续分享内容。

每一次演讲或者分享都是有遗憾,在看似流畅的表达下面,还有文本的对象性、表达的有效性、系统性、层次化的要求,再高一些的标准还有语言的感染力、情绪的张力之类的细节,太多需要细抠的地方。说实话我特别感谢过往的职业训练,也特别感谢每一次临场时略有遗憾的经验,它让我意识到过份追求完美这件事是对自己的苛责,而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成就更好的自己。

“万物皆有裂痕,让阳光照进可能”是当晚分享的最后一句话。我对它的理解是,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包括我们每个人,我们都有自己的弱点,然而,这些不完美的地方,有可能是我们生命里一碰就疼的倒刺,也有可能是孕育珍珠的砂粒,成就不一样结果的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些“裂痕”。

“春风十里,不如修炼自己”主旨分享结束后,有不少同学问了感情问题,“毕业季就是分手季”这样的故事还在今日的校园里上演。在分手的那个当下我们会很难过,会陷在某个具体的事情里,某段不可自拔的感情里,可是我们一旦将它放置在人生的长度里,这些当下难以迈过的关卡就显得特别微不足道。我们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告别少年青涩、告别无知懵懂、告别至爱亲人,甚至告别自己人生。

爱是人际间强烈的吸引,它来的时候轰轰烈烈,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而分手,是我们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堂课,它教会我们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很多事情一个人再努力也无法达成想要的结果。当我们无能为力,唯有告别的时候,我们如何体面地挥别一段感情,在这过程之中修足自己的学分,这是我们的成长必经的过程。

爱有很多形态,最深沉的那一种一定是“成全”,用过往恋情中的“百般好”去“原谅”他的放手,用自己当下的伤心难过去“成全”他想要的自由。我知道这个过程非常难,但这就是人生里的“修炼”,追求天长地久式的完美感情同样也是苛责,而将这些“裂痕”都育成“珍珠”,让自己变成那个别人眼中给人“如沐春风般感觉的人”,这是我们在这一时候的关键收获。

感谢健雄学院团委提供活动照片

“春风十里,不如修炼自己”毕业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