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常态,没有一代人可以例外

散伙是人生常态,我们又不是什么例外。只是我偶尔会想,假如那天真能重来一次,应该过得再庄严一点,正式地吃一顿饭,拍一张照片,好好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声永别。
—— 郑执 《生吞》


文 / 左叔

江南只要是入了梅,时时事事就失去了爽利感。比起入伏之后的炙烤暴晒和挥汗如雨,笼着一层水烟的湿与闷,在调节人的心境上,并无任何缓和的作用,反而容易会令人在内心深处升腾起一股子莫名的焦躁,远比眼下许多悬而未决的事情的影响更为强劲、系统。

到了细雨霏霏的黄梅天,大致也就离每年的毕业季不远了。现如今的毕业生们,大概也不会像我们当年一样,去打印店花钱做简历,穿着那件怎么也晒不干的白衬衫、打着领带,挤进人才市场里漫无目的地“海投”,可能连规模稍微大一些的校招都不会有了。专业细分、宿舍变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情分不知道会不会因此变淡许多。

看看现如今不甚明朗的就业形势,以及每年“挤过独木桥”新人同事的学历背景,常常感慨“幸好老子生得早”,老天没有饿死我们这些“瞎家巧”。若是扔在现如今的环境里与他们一道竞争,未必就有“胜算”的可能。更何况,好多年轻人还身怀琴棋书画等诸多开了挂的技能,甚至还有刷过各类大赛的经验,这要怎么才能比得过。

现在回头想想当初走出校门,一脚踏进来的时分,内心里也是有一些将信将疑的。学校里教的那些东西,要不是本该掌握的通识,要不是慢了半拍的技能,而社会需求时时刻刻在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做学问的规律本来就是“实践-理论-实践”,等到做学问的人把这些事情研究透了、讲得出其中的道道来,印成了书本和讲义,自然也就过时了。

除了一张文凭的纸头,面对岗位需求、面对被动选择,其实每个毕业生单就生存技能而言,几乎是赤手空拳的。这样的处境,每个人心里自然会有压力,再加这个时候黄梅天的湿与闷,emo的情绪就极容易 像霉菌一般滋生出来。读了十好几年的书,离开校园最初的那几年里,人会常常念着读书时的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对简单,且不必为租房、三餐、交通等琐碎之事烦恼。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日子总归还是要一路向前的,人在失去的同时,自然也会得到一些什么,这其中的得失是经不起细算的。当然,人生中很多东西算是以金钱时间成本来计较,就会发现其中的“得不偿失”。

哺育一个孩子,读到大学毕业,才艺略微地学一两样,奥数英语多少补一两门,即便是这样投进去的教育成本,也只能做成“长线”吧,毕业后同等时间的收入,基本上是无法覆盖掉那些成本。

更何况除了钱财之外,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