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

This Photo @ LeftFM.com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已经是贾宏声轻轻一跃,然后重重地摔在一辆汽车之后的事情了。媒体大概已经被跳楼以及演艺圈自杀的新闻养坏了胃口,对一个生命以这样的姿态结束似乎关注不大,都在一个劲地讨论他与她的过往,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对于很多人来说,与他名字联系在一起那位女生,似乎更能吸引大众的目光,更能提高点击量。媒体的良知以及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是如何被挑战的,大概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范例。

接触心理咨询课程以来,对自杀这个话题有了更多一点的了解。也看到一些比较常规的案例,通常选择自杀的人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共性,缺乏沟通,没有释放的管道。有一些是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一些是因为沟通渠道不畅所导致的。不谈演艺圈的风气如何,朝不保夕的动荡生活对于二线艺人而言其实也是一种压力,再加上所谓的“潜规则”之类的东西,对于自身道德感强的人来说也许是灭顶之灾。吸毒事件让他在这个圈子里面被边缘化,同时也关闭掉他自以为是的释放管道。

人劝人常常动用到“若是死都不怕,还惧何事”这句话,可是生活中似乎还有一些比生死更令人可惧的事情,而生死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人需要释放压力,也需要沟通。相信每个人至少有一两个靠谱一点的朋友,有什么事情找他们分享分享,相信在倾诉的过程当中你的不良情绪会被释放。如果过于内敛的话,不妨将微博或者博客当作树洞,将自己不想与他人分享的事情放在这个没有人知道你是的谁的网络里,你内心的存量的不良情绪也会因此减少一些。

对于选择自杀的来说,死亡是一个解脱,是面对巨大压力无望的解脱,但对于爱他和关心他的人来说,这种压力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消失,而是转嫁到他们的身上。如果这世间还有爱你和关心的你的人,请不要让他们因为你而哭泣。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永远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现在的状况已然是最差的时候,还能坏到什么地步。失恋、重疾、事业不顺遂其实上天给你的一份礼物,让你在人生中体会比别人多一些的磨炼,如果你肯将这些东西转化成文字,也许你会有一不样的收获。

贾宏声不完全档案

贾宏声(1967.3.19~2010.7.5)[1],男,中国著名演员。生于1967年3月19号,籍贯吉林四平,戏剧世家,1985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这是他人生道路的重要起点。1987年主演电影《夏日的期待》,初识张杨。1989年中戏毕业,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作为那时的偶像级人物深受追捧。

贾宏声1990年,陆续完成电影《银蛇谋杀案》《北京你早》,成为了那个年代最受瞩目、最具偶像气质的青年男演员。1992年完成电影《陕北大嫂》《黑雪》;与张杨合作话剧《蜘蛛女之吻》,这也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在排练场第一次接触到大麻。1994年,主演电影《黑火》《周末情人》《极度寒冷》,那时贾宏声已陷入毒品之中。受药品其害性情大变,不工作,不与人接触,音乐也做得不成功。药物的副作用开始催其走向毁灭!开始是痛苦的,虽然贾宏声的药物成瘾性并不重。可是他性格中从小受溺爱,少年得志而产生的娇奢,固执,自私,虚荣之气严重阻碍他的康复。

1995年,主演电影《日蚀》,他住进精神病院,治疗幻视幻听的病症并开始戒毒。1998年主演电影《苏州河》,贾宏声的表演在蛰伏许久之后再次得到肯定。1999年筹备电影《昨天》。2000年拍摄电影《昨天》,贾宏声和他父母、张杨等人亲自出演,影片受到广泛关注。他在家人帮助下突破心灵危机走出阴影的。

2007年5月19日,贾宏声回归话剧舞台。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作品《失明症漫记》改编,由王晓鹰导演、贾宏声主演的话剧《失明的城市》,于2007年5月19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首演。

从1989年中戏毕业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以后,贾宏声演过两部话剧,张扬的毕业剧目《蜘蛛女之吻》和林兆华的《棋人》。这次回到话剧舞台,距离上一次已经过了12年。每天早上9点半排练,贾宏声说自己“特别怕迟到,因为迟到会让人傻得一塌糊涂。”“不排戏的时候常常坐在一个角落里,不怎么和别人交流,真正有意义的是在主题中创作。”他说:“喜欢在排练场里‘卖呆儿’(看热闹)的感觉,挺高兴的”,“排戏的状态很愉快,我分分钟都在玩,找比较有意义的事”,“戏剧对我的生活有触动,让我投入进去,把自己燃烧起来。和摇滚乐有同感,但更原始。”为了避免干扰,贾宏声在排练的过程中,拒绝去看其他话剧演出:“我没权利这么干,我正在创作,应该把自己闷起来。”谈到自己的角色,他说:“希望这个戏和一般的舞台剧不同,能更加清晰,有新鲜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他说自己“没有一个朋友”,“朋友在我这儿没有概念”,“不怎么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话,也不太爱和别人交流”,“很懒,最喜欢一个人呆着,玩儿的事情以前都玩过了。”但对很多外国人,却觉得“他们一点儿都不奇怪,就像是中国某个省的人。”对于自己身上一直很突出强烈的文艺青年气质,贾宏声说:“我比较敏感,有时会变得有点神经质,很感性。在拍电影《永失我爱》的时候,王朔曾说我‘这小孩真不错’,但他把我当成孩子,其实我身上的痛苦感挺成熟的。麻木不好,麻木是挺可惜的事情。”(本段内容来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