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教授的“危机公关”

离开南大之后,我几乎很少去搜索类似于校友录、小百合之类的东西,跟同学们也陆续也失去了联络,即便是校园故地重游,也是事隔五年后才跑去看了一眼被大火焚后的南园焦土,世事无常,很多东西都不在了,簇新的宿舍楼却很容易让故人感伤,况且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多的精力都放在未来以及生计上,却对已然过去的事情,虽然珍重,却不会回顾。

今天不知道在搜索什么东西的时候,忽尔翻到关于潘知常教授被人攻击为“学术剽窃”风波的消息,忽然想起这么一个人来。对于这件已经渐渐平息下来的事情,孰是孰非我一直没有办法看懂,网络言论没有遮拦既有揭穿虚伪的可能,亦有谣言惑众的可能,身处其外的人在现如今的虚实之间也没有办法做到“旁观者清”。

潘先生只教我们两学期的美学基础课程,我一直误以为他是中文系的教授,后来才知道是新闻系的。他是那种面相清寒的“读书人面孔”,鼻唇之间似乎有一种尖刻的因子。我读书的那个时节,他衣着很朴素,几乎都是灰白色,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在冬天穿得那双普通不过的旧回力鞋。那个时候,我们还在浦口校区,因为离市区太远,又需要过大桥,早上的课一般教授都不太愿意过来上课,多半上研究生代掉了,不过我印象当中,他几乎没有缺过什么课,不过的我的成绩很糟糕,两学期的期考勉强混足学分。

我与他之间不过如此,透他的这件事情却很容易想到了“危机公关”对于一个人是毕生的事情。或许我们遇不到他这样大的事情,但遇到他人不信任,也许是常有的事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当中常常提到的“危机公关”概念以及最基本的原则,我相信潘先生应该知道得比我多,但一旦身处其间的时候就乱了阵脚。除却这件事情的是非,单单看传播和应对的结果,这件事情处理得并不圆满,当然若是换作旁人未必能有这个结果。

“不信任”是最大的危机,对于社会生物的人来说是一样。如何应对这样的危机,单单作学问或许还不够。

引用
潘知常简介

潘知常,1956年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被评为河南省与郑州市的“青年精英”,并被授予荣誉称号,1992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3年被特聘为教授。历任南京大学企业形象研究中心主任、《美学与文艺学研究》副主编,中国民盟中央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广播受众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年美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企业形象研究会副会长等。研究范围主要为美学基本理论、中西比较文化与美学、媒介文化、媒介研究等。同时长期从事企业、地区与媒介等方面的各类策划、设计等应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先后出版了《众妙之门》(黄河文艺,1989)、《中西比较美学论稿》(百花洲,2000)、《中国美学精神》(江苏人民,1993)、《生命的诗境》(杭州大学,1993)、《美的冲突》(上海学林,1989)、《生命美学论稿》(郑州大学,2002)、《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1997)、《生命美学》(河南人民,1991)、《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上海学林,1995)、《审美教育的最佳时期》(海燕,1993)《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人民,1998)、《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郑州大学,2002)、《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2002)、《流行文化》(江苏教育,2002)、《独上高楼——中西美学对话中的王国维》(文津,2004)等学术著作14部,《传媒批判理论》等编著5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曾获省政府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三项)、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著作一等奖(一项)、北方十五省市社会科学著作优秀奖(一项)、北方十五省市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一项)、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一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专著《光明日报》“光明杯”三等奖(一项)、中国青年优秀美学著作奖(二项)、中国传播学论坛优秀论文奖等学术奖励二十余项。历年来主持、参加国家社科项目、省重点项目、省一般项目、省教委项目、南京大学重大项目等共十一项。同时曾主持横向项目《南京城市形象研究》、《南京河西新城区文化特色研究》、《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化特色研究》等十余项政府与地区形象设计与策划项目。

(以上资料引自“学说连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