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孤独”的传承

据说马尔克斯在写《百年孤独》之前,看了卡夫卡的《变形记》,说道: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于是,在那一瞬间,《百年孤独》就已在马尔克斯脑海中诞生了;而当莫言说自己在读到《百年孤独》的时候,第一感觉是“震撼”: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紧接着便是遗憾,为什么自己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

的确,文学就是在这样的震撼、恍然与遗憾中传承,然后越来越辉煌地继续下去。于是《百年孤独》成了旷世巨著,犹如一盏明灯孤独地悬于头顶夜空;于是莫言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诺奖得主,成为中国文学新的旗手与引路人。

这种传承,在世界文学史上非常常见;但是对于中国文学而言,却又如此非同一般。“百年孤独”这四个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许早已非“传承”二字可以简单概括。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等等一大批中国当今最火的前线作家,几乎无人不受马尔克斯的影响。三十年前,那时年轻的他们,却将那一本盗版的《百年孤独》视若瑰宝。《百年孤独》成为了中国文学转型时期的教科书,“多年以后”的经典开头,也无数次在中国作家的作品中出现。

[hermit]songlist#:20556[/hermit]

这样广泛的影响,这样大规模的模仿,总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争议。余华的《兄弟》曾一度被认为“抄袭”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撇开这些问题不说,马尔克斯对中国文学的渗透,却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甚至于我自己也曾尝试过他的那种魔幻。尽管考试中没有得到高的分数,尽管这样的尝试于我而言一直是巨大挑战,尽管我笔下的文字实在太过肤浅,但无论如何,在我看来,毕竟也是传承的一部分。而且,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刻,相较于各式的转发刷屏,相较于空间微博的各种转发各种赞,这样的传承,也许更有意义一些。不是贬低,只是觉得,文字在这样的时刻,更为纯粹,更为真诚,也更为有力。所以,我还是应该写些什么,尽管鄙陋,尽管渺小,尽管微不足道。

文学是需要传承的,而这份“孤独”,同样如此。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刻,对大师的最好缅怀,便是传承。那么,在这样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何不重新捧起一本马尔克斯的书,静静品味,重新感悟。

孤独,于我们而言,是一种讲诉,也是一种探索;缅怀逝去,在时间的缝隙中回忆,在空间的一隅流连。

马尔克斯

编后记: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左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