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不如你在心头:可现实不只有美

在豆瓣上关于林陌很久了,他的账号叫“傻冒叔”,我猜是他也许有个英文名字叫Sam,然后“强译”一下。印象中,之前应该还有用过其他ID,但努力回想也想不出来线索。最早关注他的动因,大概是因为他拍的一辑杭州的照片,不记得是林隐寺还是龙坞茶村。同样也记得不是秋尽,古刹氤在一派昏黄之中,还是春来,茶村笼一抹油油的水润。总之,是有一股子与自己感知到了杭州意韵相近的氛围。 默默地以“小透 ...
在豆瓣上关于林陌很久了,他的账号叫“傻冒叔”,我猜是他也许有个英文名字叫Sam,然后“强译”一下。印象中,之前应该还有用过其他ID,但努力回想也想不出来线索。最早关注他的动因,大概是因为他拍的一辑杭州的照片,不记得是林隐寺还是龙坞茶村。同样也记得不是秋尽,古刹氤在一派昏黄之中,还是春来,茶村笼一抹油油的水润。总之,是有一股子与自己感知到了杭州意韵相近的氛围。 默默地以“小透 ...
文图 / 左叔 今天注定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早上,打开豆瓣APP,跳出来的是“相瓣14年”的开屏界面。2006年豆瓣上线不久之后,我便注册了,算是比较早一批的用户。 当时,我已经有独立博客“左边频道”了,主要在写一些现如今读起来有些矫情的随感,偶尔也会写乐评、影评什么的。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原创的内容搬进豆瓣,所以对于豆瓣的应用并不频繁。 对于我而言,豆瓣是一个“替代品” ...
朱一叶 / 吃麻雀的少女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购买 文图 / 左叔 读朱一叶的短篇小说集《死于象蹄》便感觉到她在类型化写作上的执念,那是一本以旅行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每一个短篇都像一座迷宫,将一些核心的概念和主旨很好的藏着。 读这一本短篇小说集《吃麻雀的少女》,算作是“追作者”式的阅读,感受同样如此。这是一本以成长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可能有部分作品偏早期一些,技术上 ...
文图 / 左叔 因为去年初便读过孙衍的《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所以再读到曾锴的《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时,不可避免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也不可避免会拿来比较,总觉得在出版领域,在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如此相近的书名,其实是可以从技术层面上规避掉的。 虽然文案上将曾锴定位成“知乎大神”,但说实话在阅读受众越发细分的如今,我并不认识他,甚至还在微博上将他名字里的“锴 ...
2月1日一整天,我手机豆瓣APP一直响个不停,不断有人加关注和留言,后来我才知道,在没任何前兆的情况下,豆瓣推荐了我Po在日记里面的文字《那一年,南京下了一场大雪》。因为上了首页,所以很多陌生人关注我,这其中有曾经在南京生活过的人,也有很多人的学弟学妹们。后来豆瓣的小编也主动联系我,说要将这篇文字转载到豆瓣的微信公众账号里面去。400多枚喜欢,60多枚推荐,近200枚的留言 ...
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最近想做一本书,于是跟在出版社做编辑的朋友聊了聊。朋友大概也有难处,也不好直说,于是委婉地告诉我:你现在没有什么知名度,怕是要走众筹这条路了。至于众筹嘛,一方面考验考验人气,另一方面也是为最后的出版预热预热,做做推广宣传。虽说,你有一个自媒体的网站,但这年头独立博客早已经是昨日黄花了,就是一个自娱自乐、八处不靠的地方,没有引流,没有外链,光靠在朋友圈里面 ...
在我的印象里,跨年这个概念应该是个舶来品,至少在跨公历年这件事情上,总感觉也就是这几年卫视媒体激励竞争的结果,进而演变成了一个更为大众化的群体狂欢。因为做不过央视举全国之力的春晚,于是跨年成了各大卫视平台拼收视率的重要战场。多家卫视都选择把录制直播地点放在两岸三地演员方便跑场,又有利于制作公司控制成本的深圳。经年如此,连镜头前略有姿色的观众也渐渐地形成了产业圈。 演唱会的形 ...
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今日的朋友圈大概被年末总结和年度的展望给淹没了吧。这种情绪似乎有一种特别的传导效应,一个人发了,读到的人便会思考自己的,周而复始最后滚成了雪球。早上送孩子上学,听广播里面倒数101首年度金曲,持续18个小时的直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私媒体,都在以挥别的姿态与旧时光说再见。早上等晨会的间隙,心里生出许多感慨,感慨这一年的匆忙与庸碌,而内心中有一种所剩时光 ...
《悦读:一条路,一个梦》是有FM1057制作苏晨同学在网站开设的专栏,每周推荐一篇有声音乐杂志,作为刚推出两期录音节目的栏目,获得了豆瓣九点的推荐,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原文链接:http://leftfm.com/18591.html
1、“创业”,这个陈旧的词突然流行起来,微信自媒体、微商火爆,卖面膜的代购的幽灵一样到处游说,摄影的设计的各种独立小工作室名片满天飞。文艺青年聚集地也不安静,去年,虾米音乐成立唱片厂牌,推出“寻光计划”。另一边,豆瓣音乐频道也没有闲着,在“阿比鹿音乐奖”深入民心之后,今年正式成立音乐厂牌“大福唱片”,也是一种遥相呼应的映照。 在几年前,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唱片公司和音乐网站 ...
最近在浏览一些wordpress大神的网站的时候,发现网站在注册环节很简洁,只需要使用自己的QQ、微博、豆瓣等账号便可以直接注册登陆,非常的轻便便捷,而且各项功能也是非常之完善的。于是在网站搜索了一阵子,找到的几乎都是收费的插件,或者是必需经如“灯鹭”等其他网站数据接口中转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或多或少会受到一点影响。好在后面发现有“小麦苹果网”开发的open socia ...
由莫泪执笔,米饭摄影的《都市未眠人》获得豆瓣九点首页推荐,虽然不是豆瓣九点首次推荐我们的作品,但倒是第一次推荐到大图的位置上。可见米饭的这一辑图片也是拍得不错的。谢谢小伙伴们一直带来如此有质感的作品。此处放出原文链接:http://leftfm.com/15333.html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获得豆瓣九点的首页推荐了,在RSS订阅已经慢慢退市的年代里面,现在只有豆瓣、抓虾和鲜果还在提供此类服务,但此类服务并没有再度延伸到手机客户端,这是订阅服务一个最大的败笔。如果此类订阅服务再延伸到移动终端,这些订阅的网站也许还有活下去的机会。在豆瓣,有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的RSS抓取都是不正确的,也没有太多的过问。但是抓取正常之后,豆瓣对我还是极为友好的。印象 ...
图@野孩子1234 文@我在你的左边 :尽管城市巨大,但一个人的生活很容易陷在一个各种孤寂里面。纵使在早高峰里面与人贴面到仅有一丝的距离,但也抵不过触到温暖的内心孤寂感,很多时候对于一些生活品质的追求极易沦落到“随便对付”一下的节奏里面。在外卖的食档里面解决三餐,或者索性终年以方便、微波食品度日似乎成为很多人的选择。面对生计已经心力疲惫,又怎能抽出得心思为人生的美好做一分努 ...
最常去的几个网站,除了淘宝的铺子要顾之外,剩下的就是豆瓣和抓虾了。作为一个装X的伪文艺站点,豆瓣之于我的功能差不多与新歌发布会、新电影的首映式、新书发表会差不多,三不五时会去转转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以看看。最近不知道是为什么,感觉都没有什么像样作品可以被看到或者听到。其实也不是最近,粗粗地回顾过去的这一年,似乎真得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特别让人耳目一新的人事物,整个豆瓣除了沉闷还 ...
虽然“抓虾”、“鲜果”以及“豆瓣”我都注册了,但是还是用抓虾比较多一些,鲜果偶尔上去一趟会被上面好几千篇未读文章给活活吓死。我一直在找为什么不用鲜果的原因,后来发现最主要的还是“先入为主”的关系,在我接触RSS订阅功能的时候,最早碰到的就是抓虾。我以为订阅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至于Google Reader这样大牌的东西,我同样是用着觉得不习惯,况且作为近Google R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