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存在,就是“自我肯定”的能量源

为了保持自我肯定,我们至少需要从一个人身上获得亲近的、鲜活的、可见可感的、近在咫尺的爱。
—— 茨威格

文 / 左叔

身为社会动物,我们无可避免地生活在五花八门的社会关系网之中,凭借着某种本能一直在周遭人群中寻找“参照物”,再依照得到的“反馈信息”来不断地校正自己行为举止,以便更好地融入其中

如果仔细想想是有那么一点点的荒唐,但事实上我们一直都是如此,永远在追求来自周遭的“认同”。

学龄前,这种“认同”可能是幼稚可笑的“小红花”;求学时,这种“认同”又化身为“分数”“奖状”“录取通知书”等等;入职后,这种“认同”可能又要变得更为复杂,有入袋为安的“薪水”,有皆是浮云的“职位”,也有不知所云的“画饼”。反正你能想到的可以安慰自己、自我激励的东西,都有可以归类在其中。

当我们想要做些什么,内心里哪怕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坚定的答案,仍旧会想要去听听身边人的意见和看法,或者想要去看看别人曾经走过的路,以期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心理暗示,让自己从面对未知的焦虑之中解脱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会有交流沟通、倾诉开解。有些未必能在当下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完美方案,但倾诉的过程就已经能够让内心的压力得以释放,做事的信心得以增强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社会支撑系统”,可能是专业术语的关系,听起来点“玄乎”,实际上指就是我们所身处的社会关系网,具体一点就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在人际关系里,跟我们有亲密互动的那一类人。

当我们有自身化解不了的压力时会去找他们倾诉,当我们有取得成功的喜悦时会去找他们分享。他们的存在,其实就是我们不断充实“自我肯定”的能量源。

很多心理问题,最终没有及时化解导致惨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支撑系统”失效了。抑郁的状况下,人是自闭的,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打开倾诉排解的渠道,失去了“求生”的能力。

而家人亲友可能也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还不能理解对方行为举行的失当,有意无意地关闭了交流沟通的渠道,拒绝提供聆听和开解。可能一开始只是“钻进了牛角尖”,后来却因为“社会支撑系统”失效,心理负累越来越重,人就彻底被“逼进了死胡同”

延展泛化“社会支撑系统”这个概念,我甚至会觉得这个系统不仅仅包括与我们关系亲密的那一类人,甚至还包括与我们“关系”并不怎么好,但跟我们有利益冲突、有权益相争、甚至有你死我活等诸多矛盾需要解决的那一类人。

他们的存在,有时候会让我们“失智”,多出一些“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失当。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小说里面,会出现那些已经在现实的困境中苟延残喘的人物,可是他们一旦想到大仇未报,又燃起了拼死一搏、想要翻身的强烈欲望。即便是如此的“关系”,只要利用恰当,也是可以获得有效支撑的,关键在你想从中获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