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有缘人做快乐事,别问是缘是劫

我总觉得我会孤独终老,又总觉得有一个人正穿过人群朝我走来。 —— 理查德·罗珀 文 / 左叔 理查德·罗珀的这一句,与李宗盛早年写给江蕙的作品《晚婚》里面的两句歌词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从来不想独身,却又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只不过宗盛大哥的歌词,人的主观意识更为强烈一些。两者共通之处,都是将现实种种的不如意,寄托给了一个遥远的,且不知道会不会来的未来。 我觉得 ...
我总觉得我会孤独终老,又总觉得有一个人正穿过人群朝我走来。 —— 理查德·罗珀 文 / 左叔 理查德·罗珀的这一句,与李宗盛早年写给江蕙的作品《晚婚》里面的两句歌词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从来不想独身,却又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只不过宗盛大哥的歌词,人的主观意识更为强烈一些。两者共通之处,都是将现实种种的不如意,寄托给了一个遥远的,且不知道会不会来的未来。 我觉得 ...
- 《漂洋过海来看你》是首经典作品,翻唱的版本众多。我最早听过的版本是娃娃金智娟的首唱,后来有印象的是刘明湘在两岸选秀节目中都有唱过的版本。 相较之下,两个人的情绪浓烈度并不太一样。娃娃的版本像杯略苦的咖啡,还有点重金属的爆裂,但平息过汹涌的情绪后,想想“苦情味”还是略重了一些;刘明湘的版本便“甜”出许多,像杯水果茶汤,即便是一饮而尽,也不致于失眠神伤。 不是要比较两个版本 ...
这个不亲近是从孩童阶段开始的,因为他的工作,我与他聚少离多,所以在本心上是疏远他的。他与我也是“客气”的,几乎没有动我一个手指头。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我毕业。然后,我就步入职场,在深圳三个月似火娇阳下炙成了“黑炭”。他来车站接我,大概是因为我又瘦又黑的关系,与他迎面而过,他却没有认出我。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无声的落泪。大概是心疼,大概也是觉得我长大了能够一声不吭地扛下来了的缘 ...
[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songlist#:xL2UcTaad0a[/hermit] 文图 / 左叔 你最近胖了,是那种节制饮食、跑步有氧都无法阻挡的膨胀。虽然你心里知道这一颓势无法阻挡,但为了它晚一天到来,你付出过很多努力。三年,四双跑烂掉的鞋。然而,懈怠会先反映在体脂秤上,尔后是曾经沾沾 ...
人活到一定的年纪之后,虽然心态平静了不少,但骨子里还是如少年时代一样,会讨厌那些教你如何去活的书,或者是一不小心成了去教导别人如何去活的人,就像若干年前自己曾经说过的那样,“我们都害怕成长,长成我们不期望的模样”。只是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演进成了自己不希望的模样,还浑然不知这些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的心境以及外在的样貌。 其实这一本书的书名比较长,全称叫《既然青春留 ...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唱片歌手的发掘通常籍由经纪公司星探海底捞针式的发掘,或者心存梦想的素人寄送demo小样期待伯乐慧眼识珠。到了如今的世代,歌手的发掘方式越发得多元化,除了不断升级却又万变不离其宗的歌唱类选秀节目之外,网络平台也成为很多立志成为唱片歌手的音乐爱好者们宣传的主阵地。台湾女歌手白安的出道方式,如果宽泛一点来界定的话便属于网络先火的类型。虽然她也是在17岁时参加音乐 ...
1993年6月发行的专辑《六月茉莉梦》是台湾歌手苏慧伦的第五张专辑,也是她在朱雀文化制作的最后一张唱片(后由滚石发行),从1990年以《追得过一切》初试啼声开始,朱雀文化为她定位便是清新的玉女形象。1994转签滚石旗下,制作人李宗盛给予她更多面向,也成全了她此后十余载的演艺之路,而她与李宗盛的合作,早在朱雀时期便已经留下笔墨。《六月茉莉梦》专辑当中的作品《我一个人住》曲作便 ...
2009年03月07日至2010年02月21日,纵贯线用近乎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华语乐坛上颇有“纪录意味儿”的巡回演唱会,与一千万人共渡了四十余场次的音乐旅程。在这本由接力出版社引进台湾原版发行的《纵贯线经典旅程》一书的开篇,便罗列了诸多有趣的数字,诸如坐了多少次飞机、吃了多少顿飞机餐、累积了多少飞机里程、花了多少托运费、动用了多少安保人力等等。这些数字背后当然少了策划者诸多的 ...
发表于1992年的专辑《放心》是万芳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也是她个人第一张CD唱片。唱片由音乐田制作,滚石唱片发行,知名音乐人黄建昌操刀了这张专辑,呈现出与后世李宗盛手笔下的万芳不一样质感的万芳。专辑中多数作品翻唱自日本歌手今井美树(いまい みき),唱片公司复制了两个人相近的知性气质,在市场和流行度上取得了成功。由姚若龙重新填词的《半袖》,整曲不着一言爱情,却传递出不可以言说的 ...
光是看到匆匆这样的标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胡德夫的那一首匆匆,漂荡得太平洋季候风的气息,天然自在,但是听完之后却全然不是那个味道,是现实生活的版的匆匆,是那种忙到脚后跟踢屁股,低到尘埃里的花朵那样的质感的匆匆,太现实、太家长里短。第一时间,没有看到词曲作者,连这个声音也是完全陌生的,但却有一个很直觉的印象,这首歌必定是跟李宗盛有脱不开的关系。后来翻到资料,不禁失笑,原来大哥小 ...
由滚石发表于1993年的专辑《贴心》是万芳第四张个人专辑,也是她步入歌坛稳扎稳打的一张专辑,从民谣餐厅初试啼声到民谣大赛出道,万芳的声音特质里总有一丝令人感觉温暖的成份,而滚石准确地把握住了万芳歌声中“倾诉的力量”。这张叫名《贴心》的专辑,在副标题和文案中都尽可能地表达出“倾诉”的内涵和外延,而这张专辑的收录的十支作品风格统一,概念完整,以窝心体己的词句慰籍红尘男女
其实今年夏天便听到这张专辑在电台里面做宣传,也刻意地留心了这些专辑的相关信息,但是由于办公室的网络一直有问题,整理好的一些想法一直没有落在笔头上,现实生活总是让我们错过很多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当然也包括这一次。最初听到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专辑当中《破吉他》这首歌,应该是电台第一拔主推的作品,配合这一夏飚高的气温和烦躁的情绪,让所有在那个光景当中,困在工作里面不得脱身的人
杨宗纬站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凭借两首歌成功复活,有人说是一场电视收视率和唱片宣传策划的的“阴谋论”,其实无关紧要,对于一个歌手而言,所有做的林林总总的事情,无非就是要站在舞台上,能够有机会唱歌给大家听,至于如此的迂回曲折,各自给出内心中的交待即可。而在此之前,他也曾站在另一个选秀节目的舞台上唱现场,最终却因为隐瞒超龄事实,最终挥别舞台。一个舞台给了他一个起点
爱很多时候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单恋如此,即便是相恋,有些时候也是没有办法与人分享的。内心里面的情绪涌动,其实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而内心里面的为爱付出的牺牲感,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私我考量,没有办法放在台面上讲,也没有办法组织好语言将它弄得冠冕堂皇。有些人会害怕这样的处境,选择独自一个人
这不是一张单纯的纪念作品合集,这也不是一张单纯的翻唱专辑,这是一张掺杂了太多李宗盛个人情感和情绪涌动的专辑。作为李宗盛暂别华语乐坛代表作,这张专辑记录他音乐旅程的心情写照。1994年2月李宗盛结束了他在台北的最后一场告别演唱会,开始了《不舍》的录制工作,于是这张专辑当中涌动的是浓浓的离情别绪
滚石唱片在1995年发表的专辑《淑桦盛开 FOREVER》,在曲风上颠覆了陈淑桦令人印象深刻的婉约细腻都会女性形象。一水道地的R&B,撩人心绪的节奏、九曲回肠的转音,在当年音乐风潮尚未如今日开化的华语乐坛略为显得“冷门”了一些。当年还没有以歌手身份出道的陶喆
现在回头来听第一期节目,会觉得有那么一点点不好意思。这一切听起来都那么生涩。语气、音调、剪辑都做得很毛燥,没有精致的范儿,更没有细节的美。那时候还没有请人代录的片头,自己胡乱剪了一个片头就开始尝试网络广播了,现在想来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和脸皮。第一期的节目是做得林忆莲的音乐专题,没有什么特别的选择,只是刚好碰到了。不记得第一期节目录了多久,只记得当初在一个BBS播放器里面播 ...
10万多字,260多页的书,感兴趣的只有第一辑《烟花与火焰的种子》。至于第二辑关于西洋音乐、关于某位偶像的观感,以及第三辑作者人生起落的一些浮尘,都不兴奋点。由此可见,阅读这件事情本身也是可以很主观,抛弃掉作者想要给予或者想要传递的部分,在自己可以解读的兴奋点上找到阅读的愉悦感,才不枉花费时间,一页一页地翻过去。在轻阅读的年代,马世芳的这一部分是足够有诚意的,至少在字数上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