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跑者的思维方式。
—— 村上春树
文 / 左叔
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样,一件需要假以时日的事情,如果当中某一天因为什么事情被打断了,或者偷懒懈怠了,极有可能就会彻底停下来。回头再重新捡起来继续做,则需要更多付出更大的精力才能接续上。
比如跑步,如果一直保持每周一到两次的频率,那么可以坚持很久。如果是每天要跑,频率过高了一些,中途再因为旧伤复发或者连日阴雨,偷懒一至两回,极有可能就此中断等到腰间肉积攒到自己忍无可忍的时刻,再去重新捡起来。那个时候体重已经上来了,跑起来更为吃力。
写#日签#也是。有时候忙起来,到家已经极晚了,或者明知道当天晚上还有其他事情安排,没有时间写,会逼着自己早晨提前一个小时起床,把#日签#处理好。比如今天就是。这个时候,也蛮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的。
如果只想偷懒一下,停更一两天,往往结果并不是一两天而已。我上一次偷懒,就一连放了近四个月的假。后来又因为生活中遭遇到无处排遣的事情,才又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又“接续”上了。因为偷懒而“熄火”的事情,往往需要更大的动力才有机会“重燃”。
我觉得这就是人身上所谓的惰性吧,可以归类于某种劣根,具有强大的惯性。就连日日要做的拖地洒扫、收纳整理这样的琐碎杂事,如果某一天因为太累而偷懒一下,这一懒可能就会比较彻底,结果往往是积攒到堆积如山、忍无可忍才会下手。
所有的精进,都与时间有关系,否则就不会有所谓的“一万小时”理论了。你在某个领域付出了时间、精力、热情和思考,然后也就会在那个领域收获到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有些是情理之中的,当然也会有意料之外的成分。
这些精进,也以持续为要件,否则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前功尽弃”一说了。需要积累的事情,往往就跟排队一样,忌讳的就是“三日打雨,两日是晒网”,一条队伍排着排着就觉得没有意思了,换条队伍重新排,排着排着又觉得是空耗,转头又去站别条队伍。心思太活络,收获未必多。
愿意付出时间精力成本去做的事情,其实自带某种促进的动力,这个动力大概就是所谓的热爱吧。热爱,难以持续,偶尔中断,除了一些不可预见的外因,还有就是我们自己没有预先规划好一个合理的、自己可以承受和负担得起的频率或者数量,让自己因为跟不上而中途放弃。
有些事情看似很难,逼一逼自己,其实也就做成了。一放手,它还在哪里,今日不做,明天还是要做的。日积月累的事情,往往需要站在某个关键点往回看,看一眼那些积累起来的量,也会在心中形成某种激励,这是一个挺好的力量。想放弃的时候,可以回头多看两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