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我会孤独终老,又总觉得有一个人正穿过人群朝我走来。
—— 理查德·罗珀
文 / 左叔
理查德·罗珀的这一句,与李宗盛早年写给江蕙的作品《晚婚》里面的两句歌词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从来不想独身,却又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只不过宗盛大哥的歌词,人的主观意识更为强烈一些。两者共通之处,都是将现实种种的不如意,寄托给了一个遥远的,且不知道会不会来的未来。
我觉得现如今的社会已经包容多了,虽然网络上也常常会看到催婚恨嫁的段子,但绝大部分也只是停留在嘴上的絮叨。从不断高企的离婚率、日渐庞大的“一人户”基数,其实可以看出来,很多人还是受困于现实,转身去投奔“宁缺勿滥”的怀抱。
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不过在我看来,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抛弃了“等等看”的想法,坚定地否决掉“穿越人海,为我而来”的那个人。理查德·罗珀的这句话,在他们那里,就只剩下了前半句;而宗盛大哥的歌词到了他们那儿,打从开头就被划掉,一丁点儿都不剩。
我有跟身边的这些朋友深聊过感情话题,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对于爱情或者婚姻,都有强烈的“虚无感”。一个人无法把握的、无力控制的、拼尽全力转头成空的东西,确实极容易令人失望。既然结局是“注定”的,人会在内心里不断反问自己,何必去自寻烦恼,何必多走这一遭。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生活里的失望多了,总有一些人情愿独自面对它,而不愿意两个人互相拉扯着、一起面对失望。单从结果来看,我其实是理解他们各有苦衷;但是转过来看过程,我又多多少少替他们感到可惜。
很多人嘴上不说,但内心里多少也是认同的。那种无法排遣的“孤独感”,并非只是单身人士的“专享”。即便是身处婚姻之中,维系着亲密关系,人还是会有强烈的“孤独感”。
现实很难达到某种动态平衡,灵魂契合、琐碎摩擦,在如水经年的生活里,总有“缺一角”的遗憾。显然,遗憾的不断累积,催生出后者更为强烈的“孤独感”,更容易令人感觉到虚无。
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排解掉这些“孤独感”,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出人生难免失望的怪圈,但我想借音乐人黄霑写给陈淑桦几句歌词送给身边的朋友以及自己: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缘是劫。
这首《流光飞舞》也曾以配乐的形式,出现在徐克导演的《青蛇》之中。电影里,千年修炼的苍老灵魂与涉世未深的肉眼凡胎的故事,或许也让我们看出来,两个人有一个明确的未来确实很重要,但眼下所能感受到的爱与温暖才是实实在在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