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文 / 左叔

导演李玉的电影,一直以来都是有种“亚热带草莽气息”的审美倾向。万物被雨水淋湿后,浓稠的色调、疯长的植物、暗哑的物件、凌乱的空间、迟滞的空气、窘迫的困境……

所有的一切都是非常鲜明、浓烈、极致,从《观音山》到《断·桥》似乎都是如此,就连字幕里滚过的负责影片色调把控工作人员,名字看上去也特别眼熟。

与那些靠设置悬疑、不停反转来牢牢抓住观众探索欲的电影相比,显然《断·桥》的着力点并不在这个方向上。

对于观众而言,“真凶是谁”其实在电影开场没有多久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范伟扮演的朱方正,在与大桥垮塌事故家属,声泪俱下的共情之后,都不用“一抹脸”便让人瞥见那不寒而栗的冷酷,就已经让观众心中“警铃大作”了。

没了悬疑的紧绷张力,观众陷在“为什么还不去报警”的困惑之中,而就是从这一刻起,观众与电影角色产生了“共情”,一起面对困境、思考问题、找寻答案。

马思纯扮演的受害者女儿闻晓雨,与王俊凯扮演的逃亡少年孟超,陷在“报警就能获知真相”,但同样也有可能“就此失去对方”的天人交战里。没有情感纽带以前,闻晓雨可以擂门逼孟超去跟警察讲,有了彼此信任之后,就再也不愿意让孟超冒险冲动。

剥离掉电影里芜杂繁复的细节、支离破碎的意象之后,《断·桥》最为直接的主题其实就是男女主人公的“双向救赎”。“黑暗给我,黎明给你”,为了让对方能够活在阳光里,情愿自己走向“永夜”。

这是一个极为古老的主题,从《麦琪的礼物》之中我们就曾经读懂过,所以想要演绎出诸多新意来确实很难,但《断·桥》还在尝试它的可能性。

同样经历过“痛失亲人”的苦难,让彼此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依赖感。正是因为有如此的“双向救赎”,才让闻晓雨在经历信任崩塌之后,重新建立了对人的信任感,而孟超困在爆破现场与朱方正同归与尽,以自己的牺牲来弥补当初无法救下自己亲姐姐的遗憾。

一步一步地走进彼此,一点一点融化坚冰,《断·桥》在不断地寻找答案过程之中,将这些细节以特别微妙的递进关系铺陈在整部电影之中,而马思纯和王俊凯在表演上,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尤其是在那几场“公路电影”式的场景里,那些眼神“牵丝带电”的小细节为后面彼此的“救赎”写实了“前因”。

导演李玉用演员,应该有“剧抛式”的审美倾向,除了两位主角脱了以往的“形骸”之外,长久以来给人喜憨温暖感的范伟,这一次阴鸷狠毒得让人过目难忘。“民谣歌手”莫西子诗、“破浪姐姐”万茜这些“熟面孔”,如果不看字幕还蛮难被发现的,而像曾美慧孜、龚蓓苾、黄璐、刘琳这些演员虽然能够一眼认出,但会因为此后的表演,让观众将电影的角色牢牢地焊死在他们的身上。

回归到电影本身,我猜想创作团队,在片名《断·桥》的“断”与“桥”之间加上一个点号,也不完全是因为要与传统戏剧经典桥段“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断桥》做出一个明确的区分。而是对整个电影的“开场”,那场大桥垮塌事故重新做了一个概念拆解和新意赋予。

在那场桥梁垮塌故事之后,闻晓雨同样经历了“认贼作父”的信任垮塌、认知“断”裂,而随着剧情的不断推演,在与孟超、蓝莓的角色的互动中,搭建了人与人之间信任、彼此依赖的新“桥”,多了许多看不见、却又挣脱不了的情感纽带和彼此牵绊。

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并非人人都有机会经历代价如此巨大的“双向求赎”,但那些同行作伴跋涉漫漫人生路,彼此给予的信任、支撑、关爱,以及建立在此之上,那些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便是暗夜里那一道慰籍人心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