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航母”离弦飞驰,只因漂泊的游子归心似箭,“翔天银鹰”腾空展翅,只缘盼归的亲人望眼欲穿。今年春运,约30亿人次的中国人用奔跑的脚步、热切的心情、团圆的美梦,汇聚成“一个流动的中国”。
元旦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话音犹在耳,盛景现眼前。春节、春运,无数团圆的场景,无数匆忙的脚步,勾勒出社会变迁的轨迹,更折射出中国人传统年味的隽永主题和不舍温情。
流动的中国,折射出国人不变的情怀。团圆是中国人传统年味隽永的主题,春运这场已经开展30多年“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始终不离的依旧是中国人团圆的情怀。家与国,亲与情,在团聚中积淀升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诗句里的传统在“我们的节日”中延续,不断变化出新意。一餐团圆饭、几句家常话,不变的是形式,变化的是翻新的菜式和新鲜的话题。
流动的中国,折射出乡土观念的变迁。“回家过年”随着社会多元开放而被重新定义,与以往春运“超员北上,空车南回”相比,由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的“反向春运”越来越常见。“反向春运”缓解春运交通压力,激活春节旅游市场,折射出旧的乡土观念正在淡化,人们对于“过年”与“回家”有了新的认识,“只要家人能在一起过年就是团圆”。
流动的中国,折射出经济活跃的底色。返乡行李越来越轻便的背后是城乡差异的日益缩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排队购票越来越少见的背后是交通基础的日益夯实和手机支付的兴起;出境人潮越来越汹涌的背后是百姓家底的日益殷实和多元选择的丰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对唯有“流动”才能“搞活”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站在新时代的潮头,“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更是将“流动”的深义拓展到了国际舞台。
刊稿媒体:名城苏州网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