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真实的自己隐藏在某些误解的背后

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有必要不停地向人说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人们还是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我甚至觉得你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在这些误解背后还挺好的。
—— 陈丹青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文 / 左叔

某种节律,一旦形成,人就会有些依赖。骤然调整,往往会有些许不适。未必是那种极为强烈的抗拒和抵制,但内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转不过弯来的地方。

比如,上班这件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心里不装事的日子,忽然又要转回到需要想着每天做点什么的节律中来,多少还需要一点点适应的过程。这算不算是“疫滞效应”呢?

从业以来,一直做的工作,除了一些年前忙到年尾的日常事务之外,绝大部分“急难险重”的活儿都是“项目化”的。

这些“项目化”的工作,往往会突破原有的行政架构和隶属关系,组建一个临时的、松散的团队,无论任务最终完成什么样,一般只要这个“项目化”的任务结束了,这个团队也就随即解散了。比如说会务组、创建办、考核组、竞赛队等等。

“项目化”的工作都不是什么轻松的活,但凡需要从原先组织架构中抽人出来干的活,一般都不太好糊弄。想想,若是好做的,大概率已经以职能分工的形式派给具体部门负责了。凡是不好弄的,才会以回回“抓壮丁”的方式来应付。

这样的顶层设计也有它的“优势”。做得好呢,成绩可以“雨露均沾”;做不好,“板子”反而打不到具体人。

比如考核排名这样容易得罪人的活,几个部门都出人,既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大原则,万一分数“打歪了”,也不见得能说出具体是谁的不是。再比如“争创”这样容易失手的活,任务呢是分解下去了,但最终天时地利人和“独缺一味”的时候,倒也不必有具体的某个人站出来背这口锅。不得不说,这是一招妙棋。

不过,在类似团队里做事情久了,人在沟通上是比较容易养成“直来直去”的习惯。一旦听到那些拐来拐去的“车轱辘”话,内心就会有一股“无名火”腾地一声就点着了。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时间紧任务重是大前提,协调沟通这件事情,若是再花精力去“绕着圈子说话”,搞“正话反听”“反话正听”那一套,实在是太浪费精力了。大家都在“搞事业”,还在搞藏着掖着这种,实在是太招人烦了。

短时间里,人与人未必能够充分了解、建立信任,也未必能够让别人看清自己,亦或者充分看清别人,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但我觉得在面对“项目化”的任务时,这些事情做得过深,精力花得过多,也没有什么必要。

怀抱着一颗“拆了伙就不必再遇”的心态去做事吧,我是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他又是什么样的人,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各自把手头上做完的事情摊开来看看,做了多少,完成到哪一步,还余下多少,把这些事情整明白了更为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