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唯实的热切讨论其实并没有停息

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太真诚则绝对是致命的。
—— 奥斯卡·王尔德

文 / 左叔

作为一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人,我本名里的那个“科”字,其实是一道“时代印迹”。粗读几年书,苦于没有机会继续学习的父亲,在我出生之后,从报纸上大黑加粗的标题中摘了这个“科”字给我。

四十多年过去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或许已经被其他应运时代而生的提法盖过了,可是关于在一些本应该归类于科学技术领域的问题上,要不要唯真、唯实的热切讨论并没有停息。

如果不是刻意回避矛盾,我们不能否认其实眼下焦灼之事,其实是有两种不同的声音的。一种是坚决果断迅速有力,拼尽全力保护大多数;另一种是避免过度挤兑资源,造成次生灾害伤及无辜。

两种声音看似矛盾,但本质上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就是希望能够控住、保持稳定。一个着力“少数群体”,控制源头,另一个关注“绝大多数”,过好日子。可这两者合在一起,不就是我们所有人嘛。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子的,光在纸面上推演都有它的“逻辑自洽”“完美闭环”,一旦步入到落实层面,往往就会“跑偏走样”“逐级衰减”。着力“少数群体”的措施,开始有了“百密一疏”“防不胜防”的问题,关注“绝大多数”的政策,也许需要去应付“毫无作为”“工作懈怠”的责难。

倒推一下时间线,风险点从着力“少数群体”的措施未落实开始蔓延,错过了抓早抓小关注“绝大多数”的最佳时机,疲劳作战拖垮了一线,在疲于奔命式的应付之中,也暴露出诸多与原先“夸夸群”并不那么一致的“骚操作”,引发一片哗然。

确实难,在拉拉扯扯、歪歪扭扭之中走到今天这步田地更难。在我们的语境里,几乎所有问题的难,都是在“既要……又要……还要……一定要……”上的难。谁都知道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但在没有练出那个能力水平之前,在很多问题上我们还是“一指禅”,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顾不过来。

在众说纷纭之中,讲真话,说实情,既难为,又可贵,还非常重要。如何拿捏好这个分寸,不伤及颜面,不自扇耳光,不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之上,对于某个具体的个体而言,比另想出一套解决眼下焦灼之事的“完美方案”更难。

因为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完美方案”。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若是一脚踏空了,第一时间得赶紧把脚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