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最近在读关于人类基因组的书,越读越觉得脊背发凉。
这本书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作品,最近才译成中文,那个时候人类基因组工程启动时日不长,对于基因组的认知和了解尚且有限,但即便如此,其中的一些内容还是足以撼动我们以往的认知,从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生命、理解自己的视角。
在万物之中,人类有很多此以为傲的“独特性”,其中有一点可能会被认为是人类能够从万物之中脱颖而出的“独特性”就是智慧。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们人类是有所谓的“自由意志”的。我们凭借着“主观能动性”,上山下海,改造自然,占据星球,形成了一个绵延70亿的庞大“种群”。
前一段时间,密集地读了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从小时候学历史背年代的惯性里挣脱出来,方才觉得历史读多有一个好处就是,人容易跳脱当下,拉长看待一件事情的时空距离,拥有一个比较宏观的视角。
现在读基因也会发现,只要你足够的微观了,将所有的生命拆解成双螺旋结构上的碱基代码后,你会发现很多人类引以为傲的“独特性”“差异性”便化为了虚无。所有的生命形式,不过是个载体,是复杂的基因代码以“自利”为驱动的自我复制和无限扩散罢了。
深思之后,会有一种“悲观感”。那些藏着细胞核后,无法被我们洞见的双螺旋结构,“指挥”我们这部“生命机器”去完成它们想要实现“复制扩散”的终极目标。
它们在“基本共性”的基础上,经由突变塑造出人类之间千差万别的“差异性”;它们调动多巴胺等各种激素奖励我们更有利于它们的“正向行为”;它们给了我们一个可以“思考”的大脑,看似让我们自己做决定,但背后仍用一些“底层算法”来牵制着我们。
如果将我们人类比作电脑里的某个软件(或者类比成“病毒”更合适些),基因的视角大概就是计算机世界里最为基础的二进制的算法。软件千差万别,有些可能还会像人类一样拥有“自动执行”的功能,但底层的算法逻辑是一样的,也是一直在被系统操控着的。
如果从这个视角来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你会发现很多情绪的产生,更接近于基因所要诉求的“复制扩散”的本能。包括卡夫卡在“尽管人群拥有,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中提及的“孤独感”。
我们与之顽抗一生的“孤独感”,曾经将我们从庸碌之中区别出来,让自己误以为“独特”于众生的。但从基因的视角来看,估计十之八九,是基因以各类激素和电信号的方式,在提醒着我们,赶紧出门去找一个人,看看有没有机会撒扩一下它的代码。
这样的解读,容易让人觉得虚无。所以,我必须得说一句,基因视角只是我们看待这个混沌世界的某一个切入方式,历史等其他视角也是。就像一只西瓜,你想要横着剖,还是竖着切,或者一个拳头砸开,方式不一样,结果大同小异。
当然,随着科技进一步发现,我们可能会有一天发现,这个世界根本没有那只“西瓜”,我们现阶段无法穷尽的这个世界,可能只是藏着另一个世界的某个水滴之中,映在另一个世界镜像的幻影里……
到那个时候,我们人类再彻底虚无起来也不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