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都说综艺节目没有什么“营养”,但我觉得《奇葩说》在我的心目中始终是一个例外,它胜在有持续不断的“价值观”输出。
不论它的载体形式时有“乖张”,赚取眼球的方式偶尔“偏下”,但从第一季到第七季,它的核心观念一直没有被撼动过:这个世界的丰富与精彩,正在于你我之间和而不同。
辩过对手,赢得的不过是一场比赛;倾听对手,才有可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与自己不同的视角与维度,打开更多丰富的可能性。这就是秋微说言的第一部分:接受他人与自己的“不一样”。
只能先接受了“不一样”,才能从中看到更深层的“价值”所在。在我看来,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陈述的过程中,能否挖掘出更有价值的观点;在打磨辩稿时,能否将观点有效地包装在“梗”和“笑料”之中,保证观点输出的“效率”。你看,虽然各自的持方不同,但双方“价值追求”的机制却是一致的。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这是一种超乎现实的理想状态,可能只能存在于“辩论场”,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屈于强权、碍于情面等诸多因素,在很多需要探讨、需要商量、需要充分表达“自由意志”的场合,往往无言以对。在那样的场景里,我们是如何地害怕与众不同。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曾经有以“高光”的方式亮出自己的时候,或长或短。我瞎估摸一下,在我们的一生之中,追逐个人独特性的“高峰值”应该出现在青春期,自我意识刚刚觉醒的时刻。我们会通过与众不同的“叛逆”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染过的头发、刺了的纹身、破洞的裤子,不走寻常路的追风少年。
也不知从几时起,忽然就开始以此为耻了?可能是有一天,我们突然领悟到了,外在的差异性并不是人与人之间本质的区别,一个人内心里的价值体系、胸怀的才情、手上的技能等领域的差异才是根本。从此刻起,个人的独特性开始朝着“外圆内方”的方向发展。
踏入社会后,偶尔会有鞭打,自然也会萌生出些泯然于众生的想法。有些人会坚持“做自己”,自然也会有些人选择了“内外皆圆”。生存需求,无可厚非。我相信每个人的灵魂都有最为坚硬的内核,让它“认怂”必定是曾经遭遇过强大的外部压力。“未受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大概讲的就是此种状况吧。
与众不同是可贵的品质,也是人生艰难困苦的负重,保持自己的“不一样”是要付出代价的。“外圆内方”,在我看来是一种理想境界,也是我们为此付出的价价。接受他人的“不一样”不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妥协,而是保持自己的“不一样”的前提,也是构建一个“和而不同”理想世界的要件。
最后,请不要害怕世间的磨砺会让你丢失“不一样”,你看那流水淙淙的河滩,满地圆乎乎的鹅卵石都失掉了锐利的棱角,远看好像都差不多。若你挨个去细细看,也是很难找到两颗完全相似的石头。人也一样,只要不被磨完,你仍可保持住自己的“不一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