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寂犹似远山火:或多或少的担心

[日] 斋藤茂吉 著 / 高海阳 译 / 心寂犹似远山火:斋藤茂吉短歌300 / 博雅天卷 / 雅众 / 湖南文艺版社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读“日本近代歌圣”斋藤茂吉的首部中译版的短歌精选集《心寂犹似远山火》是有些担心的。这些担心里既有阅读陌生领域的作品,能否顺利地进入作品,并且从中有所收获的担心,更多的担心则是指向“律诗”籍由翻译之后,是否还能保有原作的“精妙”之处。

关于“陌生阅读领域”这件事情,这本书的译者序就给了一些基本的“科普”:

短歌是日本和歌一种诗体,由三十一音节组成的定型歌体,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在奈良时代,该诗体相对于长歌其称作短歌,平安时代以后,相对于汉诗其称作和歌,从明治时代后半至现在,相对于新体诗其又被称作短歌。日本除短歌外尚有更知的俳句,它保留了连歌上之句的“五七五”的十七音节格式。

说实话,俳句此前多多少少还听过,短歌则是完全陌生的一个东西。读完上面这段“科普”内容,我对于短歌的理解是这样子的,如果将俳句比喻成我们传统诗歌里在的“唐诗”之类的律诗的话,那么短歌的可能近似于“宋词”之类稍长的作品。

等到我读到其中的译作,会发现单纯地从“文本”量来看,短歌翻译成中文后实在是有点短。虽然译作下面也刊载了原作,但原作也只有一段两行,是十分惊人的体量。有了比较之后,我更为惊叹汉语在意韵容纳方面惊人的“含量”。

都在东方文化之中,有了原有的“知识体系”的网,多多少少还能从中捞到一些什么。尤其是其中表达的主题。“歌圣”斋藤茂吉离着我们这个世代不远,所以他的作品主题除了我们传统诗歌里常见的一些主题之外,还有一些特别东方的、有意韵的、有留白的一些表达,也能从中读到小时候背过的唐诗宋词似曾相识的意韵。

洋洋洒洒地摘抄一些,写相思的“心寂犹似远山火 / 君别去 / 几多愁”,写对于亡母悲思的“从灰中 / 重拾慈母 / 从旭日初升中 / 重拾慈母”。虽是不同的文化基地,但有人类共同的情感因素,所以读进去不难。

虽是如此,但我们都有读过唐诗宋词的经验,不同的年纪读同一句作品,内心里会有不一样的波澜。人生看到过更多的东西之后,更能理解那些已经泛化在我们人生阅历之中、泛化在我们文化背景之中的微弱“背光”。由于知识的缺乏和文化的隔膜,对于斋藤茂吉的作品理解还只能停留在最浮在上面的“文本”中。

另一个担心是翻译。“律诗”是有音韵和节奏之美的,不同的语言,很复原其中特别美妙的部分。翻译的过程之中,很多东西势必是要流失的。当我们面对纸质的书,又不识日文,当然也就无法体会它原本可以诉诸于听力的美感。

译者在书后的跋中对翻译这件事情也进行了“解释”。他说,作为短歌翻译的译体,虽说多种多样的翻译方式都有可能,但主要因素不外乎是诗体的移译,韵律以及节奏的再现,合适的留白处理,以及名词和动词的妙用等。各种语言和文体多有其表达的特点和特色,愚见无须拘泥于定式一格;反而,应该可以就其作品选用最贴切的方式翻译。

从整本书所选的301首作品来看,“律诗”的比较死僵的“工整感”是偏少的,文表达的风格上更加接近于汉语的近现代诗,长短不拘。译者在汉语的选择上,也喜欢偏“白”的表达,不太会在同义近似的词中选择相对有“陌生感”的那些字眼,这和我们在读一般诗作追逐“陌生化”效果的诉求有那么一点点不太一样。

综上,读完这本书之后,担心还是有的,或多或少。未来,有可能籍由此后相关的领域阅读来缓解我的这种担心,也有可能会在此后相关领域更多的译作之中,看到这些担心其实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