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发现体检指标花花绿绿之后,有一段时间我在节食,碳水摄取量非常少。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瘦了下来。脑袋从一粒“珠圆玉润”的猕猴桃变成了一颗“略有棱角”的土豆。一同“棱角分明”的,还有脾气。
易怒,看谁都极容易不顺眼,连早晨猫咪过来拱醒我,然后撒娇卖萌要吃的,也不能平息我的起床气。工作中接人待物,处理事情也是,总是在捕捉别人不以为意的一些小细节,然后从中挑刺。
不能被招惹,否则攻击性特别强。那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开会彩排三四次,“开杠”环节需要“套好招”的“假辩论”。因为活动安排过于“奇葩”,加上“易燃易爆炸”的心态,那段时间,我几乎是逢人就疯狂吐槽主办方“无脑”的状态。
那段时间应该挺招人烦的,一方面是“祥林嫂”式的状态,一方面是陷入怀疑后的失态。当然,我对主办方“奇葩”的行径充满了疑惑,总去想如何“医好”他。
事过境迁后再看,无非是我在最初接到邀约时“审题不清”,被“诓骗”之后“恼羞成怒”,对可能“失利”的结果看得过重。当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之后,发现当初逢人便“怼”主办方没有必要,“教”其如何做人做事,本就不关我的事。
日剧《四重奏》中有一句台词:用疑问句回答疑问句,一般就是被说中了。
与人沟通过程之中,当我们去质疑一件事情的合理性时,对方略显迟疑地反问你,多半就是被我们说中其真实意图的时候了。很多事情确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多问几个问题,潜伏在表象下面的真实意图就浮出水面了。
然而,知道真相、猜中意图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才是相对比较难的,是处理成“既来之则安之”的配合,还是处理成“拂袖离去”的决绝,这才是考验情商的时候。
当然,在过去的那件事情当中,我自认没有处理得很好,也给自己今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立了一点“规矩”。警醒自己,很多机会来了,还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分辨清楚其真实意图。
如果不是为了好好做事,不是为了将事糊过去,只是为了“凑数”,只是将你视为更“便宜”、更好“说话”、更易“配合”的那个,那其实并不是你的什么“机会”,胡乱答应之后,你就成了别人的“机会”。
疯狂节食这件事情,后来我也放弃了。合理的碳水摄取量,是心态平和的基础。人的心境,并不能完全由主观调节,看不见的生理机能也在“控制”我们。
人生的快乐只有“瘦”吗?谁规定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