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如果你是一位欧美文学涉猎不多,且鲜少有机会出境转转的读者的话,其实是很难《文学履途》的字里行间中第一时间找到最直接的共鸣感。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停下来,去补足自己原有的阅读认知体系。
然而当我们一旦沉浸其中之后,就会在不同风格的专栏作者笔下,迅速地领会到某种趋同的审美倾向,会发现这些倾向其实一直以来都暗藏在自己人生或者阅读的历程中,只是缺乏深入思考或者被一语道破。
作家的作品与他们所身处的时代以及周遭的环境本身就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文学履途》这个由纽约时报专栏集辑成书的译作在选题策划时的落脚点,我猜想大概也就是这个。
这样的选题是有人文情怀和现实意义的,它在试图还原的过程之中,形成了今昔对照,在时间的跨度落差中催生了人的思考。
在我过往的阅读经验里面,其实也是有机会读到后世的写作者一些“重返新闻现场”、“采访新闻当事人”的作品,但在国内的平面媒体上我似乎没有机会读到像纽约时报这样成体系、大规模的专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其实一直都有试图想要开脑洞的想法。在我们华语文学的版图上,是否也有机会来一场“文学履途”,是否也有机会从时代变迁之中捕捉一些当年的蛛丝马迹。
如果有可能做这件事情,会是哪些与城市相关的作家被写作者或者读者第一时间想起。张爱玲笔下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否只能在车墩影视城才能再现,常德公寓楼下的咖啡馆里面是否还能喝到当年的味道……还有倾城之恋的香港,沈从文笔下湘西边城凤凰、老舍笔下那冬日晴空暖阳下静着的济南。
如果有可能做件事情,会有哪些当代的写作者会去执行这个选题策划?会不会因为出现感兴趣的后世写作者爱某位偶像太深,同时竞争某一位前辈选题的情况?还有,这个过程有没有必要像视频节目《奇遇人生》一样拍摄视频,同期做出一档人文节目来。
如果要做,我觉得这个选题的宽度是足够将这个栏目做成“长寿”专栏的。因为我们文明史足够漫长,而现世流传的文学成果同样也是灿若星河。如果不以城市为限、拉开时间跨度,再上溯个千年,是有足够的内容可以写的。但是,我觉得在现实的执行层面,我们一定也有相当大的难度。
因为多,我们不善保护。国人在对待历史方面,常常不够长情。我参观一些艺术家或者文学家的故居。最直观的感受就跟书中专栏作者写的一样:艺术家的故居,没了艺术家之后,你最有可能看到的,大多是几个房间,再加上几张旧家具。
国人特别擅长做“景点化”的保护,最典型的就是“天下第一”立碑式的表达。这样的保护和表达的效果,比较适合于拍照打卡。而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并不仅局限于一个点,好的传承是应该将它铺陈成一个面,这个面可能是一个街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有可能已经无形于某个族群共同的行事风格当中,你无法拍照打卡,但当你深入的时候,你一定有机会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切。
如果我有幸能够执笔去走“重访”的路,我希望看到除了作品之外写作者更多现实层面的生活印迹。很多写作者并不是专业作家,就像这本《文学履途》中提及的几位写作者的另一个份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从业者。有些是割裂的,有些是片面的,我期待在这些细节的寻觅过程中,丰富我对一位写作者的想像。
就像书中专栏作者写的那样:无论我多么喜爱聂鲁达的诗歌,真正让我对这位已经故去40多年的诗人感到亲近的,是他对室内装饰的品位。
除了精神层面的对话,我也想在物质层面与他们建立某种特别的联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