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是所有文艺创作的第一步

文 / 左叔 & 图 / 明亮

最近在减脂,然而周末我在凤凰街吃了一顿火锅。与一位文学青年对座,席间聊一些现如今“码字”界的焦虑与困惑。其实他的困惑,我也曾经有过。是蹭着热点,刷些流量,写一些也许别人关心但自己并不感冒的内容,还是写自己最真切感受到的,体察到的内容,不必去在乎别人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明白了,也许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但至少写的时候不那么难受。

散了之后,我们仍然还有微信上的互动。我问了一个现在想想挺傻的问题。我问他,你觉得文学创作内核是什么?他并没有给出我想要的那个答案。其实,这一问并不是我要问那个答案,而是想要看看我们是否持有同样的理念。从一开始,我就打算将这个问题做成了一个“设问”,以自问自答的姿态说了自己观点。我说,创作的内核其实是每个阶段都有的苦闷与思考。临近三十这个年纪的焦虑,我也曾经着笔过。

当然,我所理解写作其实还是肤浅的。理念归理念,实际操作总归是实际操作。我觉得对于写作实操领域而言,最最基础的工作仍然是观察。我觉得观察非常重要,看不到的地方、感受不到的领域,我们永远无法写到,即便是写到了,也未必深刻。然而,观察并不是生活里面随便看看,而是怀揣着某种目的有意识的审视。可是这种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给小学生做作文辅导的过程之中,我有提到过一般的观察方法:“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普遍到特别”,这个方法其实就是一个“套路”,在小学阶段我们要熟悉这个“套路”养成观察意识,等到真正掌握了这个“套路”之后,这个“套路”就化作无形,变成了某种不必思考就可以灵活运用的“本能”。最终,观察、观察意识以及写作之间形成了一个互相促进的“系统工程”。表达的欲望,会督促深入观察,挖掘可能;深入的观察会撑起表达的内容,促成更好的作品。

这一席谈话和思考,让我想起来最近参与了一个青少年朗诵比赛的评审工作。复赛结束之后,我也婉拒了一些家长求辅导的邀约,因为我想要做的工作,家长只要花心思就能做到。说实话,面对现如今的孩子,我总有一种即将被“拍死在沙滩上”的惶恐感。普通话、表现力、控场能力等技术方面的问题,远远超越虚长三十岁以上的我。然而,最终让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死透了”的点,是我的生活阅历撑起了一些对于他们而言难以理解的内容。

我觉得朗诵最最基础的工作是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把握,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基调,才能在此基础上精准的表达。这段时间,朗读者联盟的参加评审工作的几位都有在写总结复赛的文字内容,谈的最多的仍旧是“作品的选择”,让孩子说孩子这个年纪该说的话,讲孩子能够理解的事情。技术好的选手,可以通过控制声音、表情、肢体来撑起作品,即便不能完全领悟和理解作品,但他能做得好像是理解了,但技术弱一些的,高下之分立现。

让孩子理解的确很难,尤其是碰到家国情怀这样的作品,如何让孩子进入作品需要引导,用日常的、近似的情感去替代一些需要升华和阅历才能撑起来的情感。可是一旦进入到作品,孩子会有自己的表达,他所拥有的本能、天赋以及后天习得的一些技术,因为有理解撑着而自然流畅许多。把功夫放在第一步,后面所需要调整的技术问题都有可能迎刃而解。

一个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感动人,是因为它聚集了所谓的“能量场”,这些饱含了“能量密度”的“能量场”从何而来呢?我个人觉得它的核心是文化,我们每个写作者、朗诵者、表演者所能观察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那些内核,经由我们的构思、组织、表达,外化成可以传递出去、打动别人的力量。所以,无论是朗诵、演讲、写作还是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的本质规律其实都应该是一致的。

我们看到很多表演艺术家,他们比我们一般人更容易触类旁通,跨界之后的很多作品都在水准之上。我觉得这其中一定有很关键的因素,是他们悟出了创作的本质是“感受—内化—表达”的基础模式。所有的文艺形式的核心,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创作者内化了的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而它的第一步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体察和领悟。它发于声是诵,诉于言是讲,落于笔是文……可这些外化形式的林林总总之中,最最灵魂的东西依然是那个我们体察得到了的、领悟得了的外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