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不是追求一致,提升审美力才是


文图 / 左叔

前不久图书馆出了周边文创,我代人参加阅读节的会议,意外收获了一枚金属质地的书签。我拿在手中把玩了很久,觉得特别精致,也顺势就联想到了“贵局”的周边,于是就难以控制我的“刻薄”,挤兑后者显然还停留在农村围墙上涮油漆写大字的阶段。我觉得这并不是不用心,也不是没有经费保障的关系,形成差异的关键点还是没有那个眼界和审美。

审美是什么?大家心里都知道大致的意思,但又好像很难用语言文字说清楚。没有查阅过辞海字典,我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力来判断,审美字面的意思是欣赏美,但结合到我们现实生活,更多的则是反映在我们创造美、呈现美的能力上,我们的衣着打扮、举手投足、接人待物等等其实都是参与其中的。

第一次接触审美这个字眼还是读大学的时候,学校开了美学基础课程。完全没有这方面常识的我,以为是讲美姿美仪的课程,怀抱着改变自己“土怂”气质的初衷去听课,结果发现讲台上教授讲得更多的是如何欣赏文艺作品,如何通过内心的转化,在这个芜杂的世界里,找到一方能够让自己内心澄净的空间。初一听,这门课程不具备任何的实用价值,也想像不出将来的期末论文要怎么写。

耐下心性听了一学期的课程之后,我终于慢慢地悟出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收获。尤其是对于文艺作品当中的小人物、悲剧人物的审美价值的理解上,懂得如何面对缺憾、残破以及不那么完美的人事物,当然也顺便放弃了拯救自己。显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门课程对于我的外在气质并没有太多的改变,我保留着当年“土怂”的本真。

如果说美学课程教授给我们的是如何欣赏文艺作品,是“纸面上的美学”,那么我跟很多人一样,接触到“生活美学”这个字眼,基本上都是因为台湾和日本的一些文艺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创产品。有一段时间,我非常迷恋“台式小清新”。后来,我认识到这种迷恋其实是我对台湾华语音乐迷恋的延续,从台湾民谣时代开始到后来的华语唱片风光无限的九零年代。

等到华语唱片风光不在了,我才发现这风光其实是台湾整体的人文底色在撑着。而唱片业平寂之后,“台式小清新”恰恰暗合了我当年“青葱”与“无知”,以及在一切归于平寂之后的期待。再后来,我也接触过一些日式清简,又从日式清简的风格回溯到宋明两代的中国古风,发现其间的渊源其实与农耕社会便逐步形成的追求内心平静闲适的理想相关。

在将这此历遍之后,我慢慢地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整个社会审美的趋向与时代风潮密切相关,而这时代风潮的底色既有经济基础的,同时也有政治体制的。现如今我们看不上的上一代人的“中老年表情包”,上一代人弄不明白我们的“抖音社会人”,正是这两个要素密切相关。我们不难发现成长环境所造就的审美上的差异,基本上是以烙印般的形式刻在一代人身上的,纵使后天努力也是与事无补的。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价值观念并行共生的社会,在我看来,这些多元的价值观念以及在此观念之上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正是这个社会有可能走向更好的驱动力。审美肯定不是唯一标准的,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也不应该将自己审美标准强行灌输到别人的脑袋里,但有一点相信大家已经取得了了共识,那就是人在某些领域的层次由他的审美能力决定,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去提升自己感知美、选择美、呈现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