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演好集体朗诵作品

文 / 左叔

应邀去做一场经典诵读比赛的评审,期间被主持人点名为集体朗诵环节做一个整体的点评,也是借由这个“倒逼”的机会,多了一些关于集体朗诵沉淀和思考。现场点评受限于时间场地、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说完之后觉得有诸多缺漏和遗憾的,于是想想还是抽出时间来整理一下,以防日后自己“失忆症”发作。

作为一个朗诵爱好者,一直以来我和很多比赛选手一样,都处在自己上台具体执行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虽然也是有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但对自己理解思考本身是缺乏反思的,最近几年坐在台下的机会多了,回想起自己的当年,其实还是颇有些“当局者迷”的困惑。

最近几年,我越发地理解“朗诵是门舞台综合艺术”,而不再仅仅将其视为展现声音表现力的“炫技”。除了声音表现力之外,朗诵者对于作品的感性认知、对于作品的深度理解,表演过程中与音乐节奏 、肢体表现、舞台调度、灯光服饰等等,其实都是会营造出一个整体的氛围,任何一项的弱势都会拉低朗诵作品的整体感染力。

与个人朗诵相比,集体朗诵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朗诵团队成员之间彼此默契配合。集体朗诵既要求一致性,同时也在要求差异化。

所谓一致性的要求,我个人觉得除了朗诵团队成员各自技术水平相当,在齐声诵读的节奏韵律保持一致之外,还体现在大家对于作品的主旨理解以及投入是一致的。任何一个人的情绪浓烈度不在一起调性上,或高或低都有可能让作品整体的质感撑不住,处于一个分崩离析的状态中。

所谓差异化的要求,我个人觉得除了每个朗诵者之间个人差异化的处理作品之外,还有一个彼此配合上的差异化要求,每个人都要将自己视为整个作品中的某一环。

比如一些诗歌作品中,会出现一连串的排比,每个朗诵者分到了其中的一句,这一连串的排比某一句在情感基调上各自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光这样是不够的,还是要把一句放在整体里面思考。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不断叠加昂扬向上的?如果是,前面朗诵者可能要处理得相对平一些,给后面的朗诵者留有表演的空间和余地,而不是只顾自己使上最饱满的力道,而破坏了作品应有节律。

再比如有些作品是有差异化的视角,每个朗诵者可能需要呈现出作品差异化的那一部分,常见的有“一年中的四季”、“人生中不同阶段”等等,这个时候就常常容易出现“用力过猛”的问题,重视了“差异化”而忽视了“整体性”。这跟戏剧中不同的演员扮演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年龄阶段有点类似,虽然有年龄神态上的差异,但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找到一个“共通的点”,某个特别的微表情、小动作等等,来建立人物的“一贯性”。

集体朗诵虽然强调朗诵团队成员各自技术水平相当,但一定也会是有强有弱的。在集体朗诵作品时,排除个别作品的特殊要求之外,通常的排布方式会将技术实力略强的两位朗诵者放在开头和结尾。我其实也没有悟出这么安排的原因是什么,但我总觉得朗诵是一个“仪式感”略强、“脱离生活化”的表演,可能正是这种特别“仪式感”,需要技术略高的朗诵者,通过他们相对有感染力的表演,将听众带入朗诵的情境,再将情境升华成表演结束后留在听众心里的余韵。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挑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说一说。

第一个是话筒。很多集体朗诵会使用立式麦克风支架,然后朗诵者人手一只讲义夹。我一直不太喜欢,因为麦克风支架加上讲义夹,基本上就把朗诵者“钉死”在固定的位置上了,而且还“绑上了”两只手,借助调度和肢体增强感染力的可行性就被堵死了。很多表演者使用麦克风是缺乏经验的,碰到立式麦克风后音量的大小、一些细微的情绪表达更加难以控制,所以我建议最好是熟悉作品,可以脱稿并且使用头戴式或者手持式的麦克风。

第二个是出戏。集体朗诵其实舞台上的戏剧小品的表演是一样的,有台词的时候要在表演状态中,没有台词的时候同样也要在表演的状态中。别人在读的时候,不要以为这会儿没有我的事情了,我可以放放空,我可以看看稿,我可以低头缓一缓紧张情绪。所有的表演者都在观众的目光里,任何一个人的松懈其实都会让整个作品垮下来。戏剧一直说“真听真看真感受”,朗诵其实也是一样,没有自己要读的词,也要去听别人的,感受他释放出来的情绪,将自己的神情放在他营造的出来的情境里面。

第三个是气口。集体朗诵需要彼此配合,下一句留给谁,上一句从谁那边接过来,齐声朗诵前的眼神交流,都是需要有彼此的呼应和配合的。这些细微的地方不仅仅是建立彼此间默契的信号,同时也是释放给观众的,让观众对接下来的表演的内容有些心理预设。除此之外,作品本身也是逻辑结构的,一些地方是需要留有空白和余地的,彼此间的气口节奏上的配合上也要有张驰有度。

最后再缀言几句,我既不是学院派,也没有专门研究过,只是将自己这些年参与其中的一些感受写了下来,算是反思了自己过往得失形成这些所谓“经验”吧,也许以上这些内容也有名家大师说过,如果有幸能与他们想到了一处了,那也算是我三生有幸了。

感谢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