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的开端

爱自己的开端

文 / 苏小旗 & 图 / YingHao

为了使我不去过多顾虑别人,让我真正做到自己爱自己,我的心理咨询师老李让我闭上双眼,他要讲个故事给我听。

有一间小木屋,他说,窗外是厚厚的白雪,很冷。木屋里有一张床,一个人躺在上面,盖着厚厚的被子。这被子已经非常破旧了,漏洞百出,但整间屋子里只有这条被子里有一点点温度,来自那个人身上的温度。这个人没有勇气起床,因为孤独,也因为实在太冷了。

这时候有人推门而入,他在屋子里生起了火,烧了一壶热水,泡了一杯绿茶或者一杯咖啡,屋子里暖和起来了,茶或咖啡的香气慢慢飘到破棉被里的人的鼻子里,于是TA掀开了被子,也开始烤火,同那人一起喝茶,喝咖啡。TA想象着,春天要来了,到时候TA会走出去,看看春天的颜色,闻闻春天的味道,也开始有了期待。

我在老李缓慢的讲述中构建成功了这个场景。但我不是躺在床上的那个人,我说,我是生火的那个人。是谁并不重要,老李说,重要的是你感受到了。

我执拗地认为,老李是把我当作躺在床上的那个人的,他是在引导我的心感受,感受自己缓慢推开自己的心门后可能会见到的美好——温暖,春,光亮,这些都是美好。

不,我就是生火的那个人,我坚持自己在构建场景中所见到的那个画面。老李笑着看我,他什么都不说。

我说,我刚刚出去,是去拾柴火了,回来后我生起了火炉,然后烧了一壶热水,我用这热水给对方泡了一杯茶,TA没有那么冷了,TA从床上走了下来,坐在我身边。我们喝了一会儿茶,我去做饭给TA吃,吃完饭,我们在那条破旧的棉被里相拥而眠。如果这样,即使住在北极,天天如此,也是十分美好啊!

老李依然笑着听我的“狗尾续貂”,说,那如果对方想走出木屋去看一看呢?这个我没想到,所以我思考了几秒钟。我说,那我就会陪着TA,TA说我们去种树吧,我就跟TA去种树;TA说我们去种粮食吧,我就跟TA去种粮食。

老李还是笑着,说,这很好,这不就是你一直想要的吗?

我抱着膝盖坐了好久。

我意识到,不管在生活中还是构建的意象中,我永远不会把自己摆在求助者的位置上,这也是我的心理咨询师老李一直要告诉我的:小旗,童年时期我们需要无条件的接纳与爱,但我们没有得到,它已经缺失了,现在我们长大了,你会知道,这接纳与爱,不来自任何外在的一个人,而是来自于你自己,你需要告诉自己,小旗,你很不容易,你需要自己爱自己。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或许是性格,也或许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在生活中,我更愿意是那个照顾者,而不是被照顾者。这是我所认为的能献出自己的爱的最真诚的方式。

比如在那个故事里,躺在床上的那个人,并没有具体的意象,TA所指的对象很广泛。可能,那是我的女儿,我的爱人,我已经年老的父母,我的朋友,在那样的一个场景下,我愿意为之生火,愿意为之泡茶,愿意为之煮饭,愿意与之同眠。

对于我这种人,世间有个贬义的统称:圣母。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这个词,我竟然无法反驳。

后来我看到很多案例,也仔细研究了一下“圣母”的含义。所谓“圣母”,是指纯洁、善良的人,也指没有原则爱心泛滥的人,再怎么被人伤害都不会怨恨他人的人。再仔细探究,“圣母”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即总是爱上自己完全无法掌控的男人,并试图改造一个人人都不看好的男人。

这下我放心了,虽然我多少有点有“圣母心”,但我对驾驭任何人都没有兴趣,而且,我也没有那么善良。

但我依然愿意以此来表达爱。以饭食,以温暖,以凝视,以我所有力所能及。

这并没有错,老李说。

我也没怎么当过妈妈,但我尽量让孩子有一个比较美好和安全的童年,我说,从这个层面来说,我对待女儿的方式,其实就在对待童年的自己。

所以你也只是个小女孩,老李说,那是你内在的小孩,而你是自己的父母。

我还不够爱自己吗?我给自己买那么多漂亮的衣服,那么骄宠自己。

你可以做的更好,先从好好吃饭开始。

我在社交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我只想独处;我做什么都可以做好,但我只愿意把空闲时间用来写文章。

遵从自己的心,老李说,自己感觉怎么舒服怎么来。

从这段对话里,我突然意识到,目前的状态,我只是暂时的撤退,把关注点从外物撤回到自己的内心,这并没有什么好坏对错之说,只是目前我最需要,需要审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这看似是在回避,却极可能有着进步的意义。

只是我对别人给予的关心和疼惜,会觉得羞愧,我说。那是因为你对自己可以处理并接受一切的模式很熟悉,老李说,人往往在最需要处理自己的问题的时刻,会本能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模式,而不是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小旗,你可尝试一下,接受那个看起来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接受别人的关怀,疼惜,爱,接受并抚慰自己的内在小孩,然后持续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给予爱。

我想,这大概就是老李希望我能自己感悟到的。

当然,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许还会有点艰难,如同眼前层层叠叠深浅不一的秋色,黄绿交错,一眼望过去,那些树木,有的凋落,有的依然在生生不息,相比于结局,学会爱自己的这个路程,也许令我收获更多,也更令我珍惜。

前路明暗交错,光影斑驳,但幸好依稀可辨。那么,你呢?

手机支付宝扫手机支付宝扫 手机微信扫码手机微信扫码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击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最后编辑于:2016/12/3作者:苏小旗

苏小旗,78年生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凭心生活,听心写字,喜欢一切需要花费时间打磨的东西,是为情意。笃信“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愿喜欢。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苏小旗」:huanyan-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