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是下一个罗一笑?

谁会是下一个罗一笑?

文 / 左边

我是一个父亲,我也有一个女儿,所以我凭着对人性本良的认知,相信这件事情的初衷不至于如此。

至于这件事情,起初如何迅速地成为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又如何走到“被一层一层扒皮”的局面,我相信当事人心里清楚,同样自然也会有后来人问寻出最终的真相。

我不知道“给我站住的罗一笑”将来会不会像柴静的《穹顶之下》,最终被列入大众传播学科领域的典型案例,但相信多半的人经历了“稀里糊涂地感动、不明不白地捐款,然后急吼吼地寻求真相”的过程。“盲从”是大众传播这个学科给予我们此般行为模式的界定。

我觉得“盲从”应该是个中性字眼,因为人作为一个社会动物,必定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在大众传播领域的所谓的“盲从”,实际上就是在发挥这样的作用。我们做出从众的选择,可以帮助自己在社会体系之中找到“我符合大多数要求”的安全感。

如果没有参与转发捐款,是不是就会显得理智一些?是不是就此摆脱了“盲从”的帽子呢?其实,还有更严苛的字眼等着我们,那就是更具贬意的“冷漠”。当然我也属于这一类,看到“转发后即由第三方机构捐款”这样的字眼后,我本能地联想到商业营销行为,于是选择了“冷漠”和质疑。

有人说:上当不可怕,可怕的是冷漠。然而,谁又不是带着滚烫的赤子之心来到这人世间的呢?冷漠不是天生的,多半是因为当上得有点多的结果。这个社会本就已经处在信用崩坏的边缘,再加上若干诈捐事件的煽风点火,怕更要抵销人们内心之中的良知。

如何唤醒良知,不吃沾血的馒头?拷问自媒体规范自律、关心完善慈善求助系统或者直接关心孩子病情进展等等,其实都是在解燃眉之急,我们都还没有抓到真正的根子。当下一个“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时候,我们同样还会徘徊在盲从和冷漠之间。

那么根子在哪里呢?如果但凡重疾基本靠当事人发起的众筹为常态,都要暴露私隐、都要接受质疑、都要声泪俱下、都要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都要与这个功利的世界妥协,这难道不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每一个人共同的悲哀么?

同样作为围观者的我们,为什么会被利用?为什么会转发?为什么会捐款?不是因为我们看不明白,也不是因为我们盲从,而是因为我们内心里非常清楚地知道,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永远也无法预测,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罗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