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 柴静 《看见》
文 / 左叔
天一热,人的精力消耗得特别快。起床后一小时,收拾完屋子,莳弄完花草,感觉整个人就已经进入了“一格电”的状态,再想多做点什么,彻底提不起劲来。
再加上这两日,兴许是打“破抗”后的不良反应,也兴许是空调吹太多寒凉风邪入侵的关系,整个人都是闷闷的状态,仿佛被罩了一个玻璃盅里一般,与周遭的世界隔了一层,感觉和反应都变得特别迟钝。
不过,迟钝些也有迟钝些的好处,对于身处信息社会的人来说,迟钝些就不会因为忽左忽右的外部信息干扰,一门心思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而会少掉一些无谓的空耗。
这几年,有和个词汇跟我们每个人身处的这个信息时代相关,比如大数据算法、比如信息茧房等等。我们指尖滑过的那些内容,都是基于大数据算法推送我们眼前的,每一次的阅读与停留,每一次的点赞与收藏,都成为“用户画像”的精准笔触。
在“取舍”这件事情,大数据算法可能比我们本人更了解我们自己。“投其所好”的另一面,便是“固步自封”。一开始推送的内容,可能还偶尔有些不一样的,久而久之便只剩下“感兴趣”的部分了,人就被封在了“信息茧房”之中,再也得不到其他领域新鲜的刺激了。
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很多判断和选择,都是基于我们所收集到这些信息。然而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屏幕所传达的浮光掠影的信息,不加分析地统统存储下来,是不是也会有一些问题。尤其是世隔久远的年代,不曾深入过的国度。
与它们相关的这些信息,送到我们眼前时,必然是经历过筛选。并且幕手的“筛选者”也希望我们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形成某些既定印象。在无法得到其他信息补充、无法亲历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只能据各种“听说”,而得到了一个已经精心谋划好的“刻板”印象。
曾经读过一位西方心理学者,从心理学实践的角度来解读佛学中的一些观点时,就忽然感受到抛开宗教信仰的因素,佛学在心理学层面上价值和意义,通过“剥离感受”,增强阻断接受外部信息的干扰机制,从而将人从“如梦如幻”般现实人生之中抽离出来,进入“空”的状态。不想被自己的“真实感受”给骗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上“心法”。
我们都希望世界澄明,凡事都能看得清楚来龙去脉,都能找得到根源,但根据不靠谱的语言、别有用心的信息以及不知所以然的感受,似乎又很难做到。
这世界会不会有一日,露出科幻电影般的绿幕来,让我们轻易便能将它识破,而在一切终将成为泡影的虚幻之中,我们又有哪些是至纯至真的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