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故事都不是陈述故事本身

所有的故事都不在陈述故事本身

文图 | 左叔

写作者与阅读者的关系,很多时候都像是在做爱,光有满腔的冲动未必就会有美好的体验,还得用春意融融的情话衬着,才能让鱼水之欢抵达某种境界。

读完王安忆的《匿名》,我更加意识到在这个匆促的时代,一个写作者最终所能呈现出的文本,纵使内核是坚硬的,但文本没有可读性和感染力,便毁了一切。

学院派或者受学院派影响的写作者,在构思一个作品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个类似于内核的点,然后从这个点出发铺陈开来。而一些野生的写作者,会被日常生活之中的某一个东西激发,然后在陈述的过程中抓到那个点。

这个点可以是写作者感悟到的一个情理,或者是想要表达的某种状态,也许一句话便可以概括,但写作者并没有直接说出那句话,而是将它封装在一个或许情节曲折离奇的故事里面,然后诱导着你自己去看到那个内核,体验到作者曾经体验到的部分,当抵达这个点便有了所谓的共鸣。

可是,这是个时代太匆促了,很多阅读者几乎没有办法停下来想一想,不是他们不愿意去想,而是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停留下来。因为新鲜的东西层出不穷,而我们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我在生活之中已经停止了思考,又怎么可能受到一个藏在晦涩文本里需要咀嚼的内核所影响。

的确,极多数的时候写作者是在影响阅读者,传递自己所感知到的一切,但从消费行为来看,阅读者的购买、点赞、热议、追捧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写作者。因为阅读者不愿意花精力去抵达那个点,于是痴缠于文本也成了写作者的追求。这就好比,已经没有人愿意看到你的内心,那么不如安静地做一个外表漂亮的花瓶。

对于我而言,心里一旦有了一个想要写的故事,内核就像一个隐隐的光,引导着我艰难向前,而包裹着这些内核的是面向所有人的文本,它既是成全,也是磨难。因为需要它承载那个内核,所以我会常常受困于它的可读性、合理度、节奏感、感染力。

如果它太过生涩或炫目,势必将一些不愿意停下来想一想的人拒之门外,或者将更多关注的目光聚焦在故事本身;可是它一旦太过直白,就变成了数学公式演算,缺乏展现细节的动人部分。

所有的故事,其实都不是在陈述故事本身,但受限于写作者本身的能力技巧,有时候我们误以为自己是在陈述内核,但实际也就是讲了个故事,而另一些时候,也受限于阅读者人生经验的积累,所有的阅读者都是在故事文本之中看自己想要看到的那部分。

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核,有时候会被漠视,有时候会被曲解。而一个好的文本,本身也应具备不同面向解读的可能。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过滤,而深谙写作之道的写作者常常以这种方式,留下自己能够与自己比肩的阅读者,共享回味刻意留下的隐秘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