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世界将我包围:看的见的与看不见的

这几年借着内地版的系列丛书,渐渐地熟悉了一个词神之外的林夕,那些活在旋律之中,在情感纤毫之中游刃有余的林夕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具烟火气的林夕,关注时事,关注当下,关注柴米油盐、饮食起居。这几年先后读过他的《原来你非不快乐》、《就算天空再深》,再遇到《世界将我包围》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意外的感觉了,而是更将理解和坦然接受这样的状态下的林夕。

虽然我一直没有机会去考究最初这些文字出现的平台,但我有理由相信这些文字大概最早出现的媒体应该是香港的平面媒体,例如报纸、周刊的专栏。我不知道对于一个文字工作者而言,一个专栏的收益算不算维持生计的一个最基本的平台,但我总觉得这件事情与谋生脱不开关系。有些事情一旦有谋生扯上关系之后,便不是那么地愉快了。或许在外人眼里这仍旧是直抒胸臆的一种方式,但下笔的时候还是有立场的,这张报纸的读者大概什么样的群体,选择什么样的事情也许会有共鸣,这样的思量之后,余下的都是画地为牢的了。
林夕-世界将我包围
[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netease_album#:10942[/hermit]

虽说这几年渐渐地接手了一些管理协调的工作,但说到底文字的工作还是底色,偶尔遇有时间紧急或者下属不济的时候还是要出手做事的。与在这里胡乱地抹两笔,讲讲自己想讲的,任由别人听不听或者看不看,公文材料便是“戴着脚镣的舞蹈”了,说到底也是件索然无味的事情。常被人拱在一个弄材料高手的位置上,但实际上我对公文材料一直都是无感的,也未曾见有什么文字材料被人赏识过,于我的底线而言不出错、不出格大概就是万幸了。谋生与兴趣终归是两件不相干的事情。

我不知道将兴趣作为谋生手段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不会能够跳脱“干一行怨一行”的宿命。前前后后也接触一些“手艺人”,教人画画或者舞蹈的,偶尔在朋友圈里感慨自己遇到的奇葩客户或者感慨自己总归是“服务业”,我猜想能够撑着走下来的除了生计的压力之外,大概还有一些不曾被磨灭光的情怀在撑着。

外人看和身处其中始终是两回事情,最近一次的餐聚间的谈话还是让我有这样的感受。做书的人思考的问题是这个行业的更深层的问题,如何周转,如何运作,如何面对调走的萎缩,看书的人的关注始终是在“台前”的,哪个名家在哪里做了宣传,哪本书畅销改成了剧本搬上了电视或者拍成了电影等等。至于这些背后的反复、妥协都是不足以向外人道的。

有人嫌林夕这些千字文写得不够精妙,不像歌词那么隽永,还有的嫌字数少,豆腐干一般,讲的也是彼城彼地彼时的事情,没有那么多的共鸣。可是谁又知道当天有没有大头条,没有广告商多占了版面,原本一千字是不是又删头去尾仅留下这点干货呢?这世间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看不见的,不是我们不愿意去看,而是我们视而不见。

林夕-世界将我包围

作者: 林夕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3-5-31
页数: 196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林夕珍藏系列
ISBN: 9787544738972
内容简介:
张国荣唱出的,是他笔下的世界。王菲的百变里,有他的个性张扬。林夕,这位怀旧老歌金牌词人,华语世界最后一位唯美词人,他自己的世界又该是如何?有多少不一样的烟火?本书集合林夕80多篇散文,通过六章,展现出一个词人眼中的世界。对世事的感悟,对人生的安排,以及看得见 、看不见 的人际纠葛······正因为他这样看待这个世界,才会为这个世界写下这么多深刻的歌。
作者简介:
他不认识你,却能猜中你的心事。林夕是华语乐坛最为著名的词人,词风自成一格,以填词速度快、产量多而著名,最高峰时曾年产歌词超过200首。林夕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现名中文学院),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歌词创作,至今已创作歌词作品近三千首,为华语乐坛上百位歌手奉献出自己的词作,于 2008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获得代表香港乐坛最高成就的终身荣誉大奖——“金针奖”。出版书籍包括《似是故人来》、《原来你非不快乐》、《人情‧世故》、《十方一念》、《知情识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