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咬菜根的智慧

忘了具体是什么时候,似乎是在上小学五六年级吧,偶然从老师桌上看到一本打开的书,现在只记得里边的一句话: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当时尚小,不解其意,只是觉得,咬菜根有什么难的?每天回家吃饭都可以咬啊。

现在想想,真为当时的自己感到好笑。不过也实属正常,年幼的自己,哪里懂得那么多关于菜根和智慧之类的东西?在当时的我看来,菜根只有一种,便是那蔬菜水果中最为难吃的一部分。直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长大,越来越成熟,接触的人,知道的事越来越多,了解到的世界越来越大,才逐渐地明白了其中奥妙所在。

初二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看了这本《菜根谭》。那是亲戚送给我的。当时,我只翻开大概看了几页,就把它丢在了一旁。因为实在不喜欢这样类型的书。里边一条条语录式的句子,让我感觉又是一本《论语》。直到后来,临近中考,和同学们聊到这本书,才又回家,翻遍书柜,找到了藏在角落的这本书。翻开细读一遍,才几句话,便吸引了我。因为我突然意识到了其与众不同。说实话,我很反感《论语》之类的语录式的说教,我喜欢的是庄子式的诙谐,大道至简,一切道理都可以从妙不可言的寓言中流露出来。但这本《菜根谭》却完全不同于以上两者。它有语录之形,但内容却又极为简易豁达。它的语录,讲诉的却是云淡风轻,花开花落。没有什么大道理,有的,只是一种让人平静下来的恬淡豁达,一种让人心胸开阔澄明的力量。

开篇便提醒我们“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这个时代,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激烈竞争让我们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处处小心翼翼。我们紧张地面对着周遭的一切人和事。中考、高考,以及以后还会有的考研、就业,压力无处不在,如影随形。但每当我们如同惊弓之鸟般濒临崩溃时,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我们:保持豁达、朴实的个性,保持一份纯真。社会的压力压迫着我们,这时,我们需要自己给自己放松。无论学习或工作如何困难,都不该忘记了自己。走的再远,也不能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抱朴守拙,方为涉世之道。

《菜根谭》更多的是想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无时不透露着一股隐逸的情怀。作者洪应明没有给世人留下太多的关于他自己的信息,但是也不难看出,他必定也是一位“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一般的山中隐士。看淡名利,阅尽浮华,最终择一方山水终老一生。“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正是“风月水木之趣,唯静与闲者得之。”这样的静与闲者,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如作者所言:“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很多人去刻意求静,却反而离“静”越来越远。“仁者心动”是六祖慧能对每个人的劝告。心静,万事自然静。这些,都不是刻意求来的。“大隐隐于市”,便是此意。

高一行将结束,即将分班步入高二时,同桌在纸上写下: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而我则随后写下:万事皆缘,随遇而安。尽管年龄尚幼,未必能识尽其中含义,但当时便已认定,我们的友谊,必定会持久。如今,三年过去了,曾经的那么多同学朋友,都已天各一方。现在,能称得上知己的,能够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只是因为曾经的那份共同的爱与追求。现在,网络世界如此发达,各种动态微博随时随地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生活。可是,要那么大的朋友圈子有何用?QQ、微信里好友不下百人,时常联系的,也就那么几个罢了。至于动态之类,懂我的人,自会明了,何必刻意展示?

《菜根谭》告诉我们的,也就是这些。生活,原本很简单,无需刻意,顺其自然,一切都好。菜根,识味而后之乐,根香,非一日之尝。咬得菜根,方才百事可做。

品茗静思,菜根余香氤氲。此中氤氲,深奥之处尚不可见。只有一遍遍地去品尝,去感悟。

陈渔: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