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旁人的言语,变成长在自己身上的本事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 赫尔曼·黑塞

文 / 左叔

不像早些年,时间紧、精力有限,读书只能挑自己喜欢的读,一旦列入阅读计划,就没有一丝一毫可以浪费或者调整的空间了。

前几年,富余的时间有点多,书读得很杂,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都会找来读一读。有些来自别人的安利,有些来自图书营销编辑的推荐,还有一些则完完全全是自己“以貌取人”,看着不错就下单入手的结果。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慢慢了解和接受了一个叫“信息茧房”的概念。人在互联网上“留痕”越多,越容易被“用户画像”精准地描摩出来,然后被“安利”和“推送”到眼前的内容,就一直都是自己感兴趣的那些类型,久而久之就像活在一个“茧”里面,错失了很多其他领域的新知以及想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我觉得读书也是一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一直只读自己感兴趣的那些内容,自己擅长的那些内容,一定也会有进步、有提升,会有纵深方向上的成果,但也是容易因为视野不够开阔,导致“一条道走到黑”的结果。

作为一个基础教育是文科背景的人,这几年陆陆续续读了一些之前几乎不太可能会碰的物理学、天文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科普类作品,一直在给自己生得比较“粗疏”的知识体系在“打补丁”。

有些书呢,为了照顾“门槛比较低”的,比如我,就写得相对浅一些,读起来还是比较流畅的,但流畅之余的呢,知识的增量不多,有点“寡淡”;还有一些书会是“复合式”的作品,比如以诗歌的语汇去讲解天文学的,读起来会有“那味儿”,对于文科背景的我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进入的,但也极容易迷失在其中,忘记了自己想要获取的那部分;当然更大一部分的作品,还是设置有“门槛”的,读起来确实会比较吃力一些,需要一边阅读、一边摘记、一边搜索才能解决好“入门”问题,克服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等等顽症。

不管读多读少、读深读浅,开卷总归还是有益的,这个益处,最大的着力点,也不是在读本身,而在读完之后的的思考。比如,如何以自己原先的积累,来验证从书里接触到的新知;再比如,书中提及的新观点,有没有可能嫁接到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来,对自己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有没有新的促进和提升。

多想想这些,书本里那些旁人的言语,才能有可以变成长在你自己身上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