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涌的后浪,会去定义潮流方向

也许,生命如此,本来没有定义,只有动时乘风破浪,静时随遇而安。
—— 菲茨杰拉德

文 / 左叔

最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读“垮掉的一代”文学创作者的自传,里面有很多场景都在描述,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阅读和写作。慨叹之余,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读“伤痕文学”一代人的书,也有类似的场景描述。

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里,年轻人的苦闷无处排解,阅读给予安慰,书写排解宣泄,换成今时的表达,那便是一种疗愈的方式。回望当年,那些年轻人不是在阅读,就是在写作。相较之下,如今的年轻人们会不会显得过于松垮了些?

未必吧!虽然身处的时代不同,但年轻人总归还是年轻人。他们急切地想要认识这个世界,并且在滚滚红尘中留下自己活过的证据,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就像“永动机”一般,一刻不停、滚滚向前。

对于过往时代的年轻人而言,在没有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外部环境之中,书籍是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最为主要的渠道。现如今看起来颇难坚持的好习惯,日复一日的阅读,对于他们而言是生活的必需品,毕竟没有一个年轻人甘愿落在潮流的身后。

这与如今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将坐在书桌前的看点书,换成了窝在沙发上的刷手机罢了,都是年轻人想要认知这个世界的强烈意愿,在行为举止的具体表现。也许未来,还有我们现如今无法想象的、更有科技感的认知方式。

认知接纳的形式在变化,表达展现的载体也在衍化。不论哪个时代,年轻人都有表达自己的冲动,急切地想要在这个庸庸碌碌的世界里标记出自己的特质。

在以纸为媒的时代里,年轻人以书写作为表达自我的渠道;而在以屏为媒体的时代,从在日志博客、朋友圈里发布图文,到在网站平台上发布短视频、搞线上直播……形式载体虽然在不停地变化,但在鲜明地表达自我这件事情,年轻人一刻都没有懈怠,总在一刻不停地翻新花样,吸引目光。

纸质书籍、互联网等等现如今以为是人类文明“命脉”的东西,也许有一天终将消亡,人类接纳新知的方式,或者会进化为“皮下注射”,植入“芯片”,外挂“电脑”,便能缩短寒窗苦读的时间成本,但年轻人想要认知这个世界的意愿仍旧强烈。同样的,在表达自我的方向上,一定也会超乎如今这个时代想象的方式会被创新出来。

生命无法被定义,乘风破浪,乘的总归是时代之风;随遇而安,遇上的总归也是时代给予的支持和依托。

我对某些事物的渐渐消逝,比如阅读或者写作,虽然略有遗憾,但始终怀抱乐观且积极的心态,因为一直都会坚定地相信,年轻一代始终都是奔涌而来的后浪,而他们会定义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