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 木心
兴许是许久不曾登台分享什么的关系,近来准备一场演讲要用的文稿和PPT时,总有一些“懒懒不想动”的念头。
后来想想,如此的想法大概也是有原因的。一来,是“风声又紧”,怕是准备了,也会跟之前一样,因为受限,而无法如期执行;二来,就是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太顺”,自己觉得适合的方式方法,换了一个环境、换了一种需求、换了一个人之后,是否也同样适用。
这几年开始有了一些“警惕之心”,会将自己置换到台下,站在观众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输出内容,提前“构建”完整场要分享的内容之后,就会陷落在一片“虚无”之中。
传播所要构成的两个要素,一个是所传播内容的密度或高度,另一个便是传播形式的贴近和新颖。
传播者在给人一杯水之前,自己得先拥有一桶水,这是必然,也是大家的共识。所能给出的东西,若不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能够实现“逻辑自洽”的,那么整场传播就很难像水一样向低处流。对于传播者而言,需要在诸多场不同形式的传播之中,不断地反刍和修正这些内容,不断提升它的密度和高度,让它更加丰满圆润。
传播者遇到的另一个问题便是“茶壶里煮饺子”的问题,肚子里面有“货”,但却没有办法从嘴巴里倒出来。需要打磨的不仅仅是内容,还有输出的形式和技能。但这些东西只要花时间,花力气,多练习都是相对容易解决。个人觉得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贴近”需求。
众口难调,是解决“贴近”这个问题的第一道关卡。“受者画像”这件事情,并不是每个场子都能提前做足功课的,总有一些人你是兼顾不到的,尤其是在面对社会面开放的公众场合,往往观众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上至退休,下至学生,在表达的通俗性上有要求,往往会也会降低传播内容的密度和高度。
另一道难以跨过的关卡,是解决对方的“需求”。坐在这个场域里想要获得什么,往往很难猜想,有些人要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论,有的人要是“与自己观点相近”的认同感,甚至有的人只是恰好路过,进来坐坐,顺道打发一下时间而已。这便有诸多难处,过于泛泛而淡,过浅;直接抛出观点,过急;再多喋喋不休,惹厌。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来以前坐在某些讲座现场软塌塌的椅子上,在昏昏欲睡之际,被台上人激情亢奋的表达惊醒,尔后在众人掌声互动中,揉了揉还来不及恢复正常的眼睛,终于看清了原来台上那人正是现在的自己。
解决这些问题,闭嘴会不会相对容易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