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断地生成想法,无论它们有多么的疯狂和牵强附会,用你大脑中的灰色物质来为它们搭建新的关联。
—— 杜尚
文 / 左叔
本质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成式”的,所有的手头上在做的事情,都是“进行时”,有些只是暂时告一个段落,有些则是不断趋向并不存在的“完美”。
写一篇文章也是,写完最后一个字,搁了笔、合上电脑,其实还没有写完。隔天回过头来再看,仍旧有还需要改动的地方。隔个一两年,事异时迁,心中会有新的想法,当初看似“完美”的文章,仍旧有可改的空间。
我总觉得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有点像雕塑的过程,一开始面对的总是一片看不出所以然的“混沌”。人不可能在脑海里以“3D建模”的方式,将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未来形态,精准无误地“打印”出来。带着几分期许,揣着几分忧虑,这应该是相对普遍的状态吧。
于是,就有了一个“罗生门”。到底应该是“想好了再做”,还是“边做边想”呢?
支持前者的,总觉得方向选择是第一位的,方向比努力重要很多。方向不明的努力,都是瞎胡闹,浪费时间;而支持后者的,会觉得脑袋里“想过千遍”,不如上手“干上一遍”。与其站在边上磨磨蹭蹭,不如先干了再说,至少有个肉眼可见的行动和态度。
作为身居执行层面上的人,我相对要支持后者多一些。思虑方向过多,抢了决策者该干的活,万一想明白了事理,拆穿了这些、看破了那些,反而又生出诸多想要吐槽的念头。
心里有了杂念,手上就容易有闪失,转过头再去跟这些杂念搏斗,说起来都是平白无故的消耗,得不偿失。“低头走路”就好了,“抬头看天”的活,交给该做这事情的人去做。瞎掺和、提意见,讲多了,弄到最后说不定还要替决策者背锅。
还有,我觉得很多初看混沌的问题,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辨清它的眉目。一直在那边看,始终不曾深入,肯定是找不到澄明这些混沌的关键点。只有近了身了,近乎肉搏,碰了壁了,摔进坑里,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进行时”。在那边发发愿,谈谈感想,光靠两张嘴皮子讲讲,始终见不到真章,都不能算是“已经在做”了。
就像写这篇文章,一开始我就只有以“随机”的方式抽到的杜尚这句话作为“命题”。接下来,我把所有能够想到的,与之相关的内容,全部罗列在一个“空白文档”中。这个过程,我是不会管字句是不是通顺、文章有没有章法的。换句话,在这个阶段,我是没有主旨和方向的。
等到列完这些之后,我再理一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的主旨会在梳理的过程中慢慢浮现,这个时候那些该留的,那些该去的就明晰多了。而我也能在一个小时之内,码完这篇千字文。如果我一直在脑袋里,排布这些始终没有落实到“纸面上”的字句,那是根本来不及在上班前写完这些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