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是个挺折磨人的关键词

沉溺在“如果情况不同又会发生什么”的设想里,绝对是让人精神失常的不二法门。
—— 埃默·托尔斯 《莫斯科绅士》

文 / 左叔

在复盘一件事情的时候,“假如”真的是个挺折磨人的关键词,但凡开了一个头,往往就会扯不完。

很多事情,复盘回到纸面上推演,就会发现很多在实操过程中忽略掉的要素。而对于结果来说,这些曾经被忽略掉的要素,往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个关键点,提太多“假如”,会令人深陷于懊恼。

我有时候还蛮排斥所谓的“马后炮”的,尤其是既没有身处其中,又没有实际操作的“泛泛之谈”,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更让我觉得这种“事后诸葛亮”,根本没有什么说话的立场。

人在执行某项具体的任务时,为了集中精力往往排除所谓的“干扰因素”,会过于专注。紧盯目标,就比较容易忽视掉周边的一些要素,尤其是目标导向型的人,干事情干到“杀红了眼”,就比较容易出现“眼里面只有事,全然不见人”的状况。

在做成一件事情的要素之中,“天时”“地利”这些外部条件,尤其是涉及到物质层面的,往往都是既定的。我们出现的偏差,很多时候在于我们没有分清楚主次,把握住关键等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造成不稳定的因素,主要还是具体做事的人自己。

相较于“天时”和“地利”,更为艰难的部分是“人和”的要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其中的变数就特别大,不太容易把握好。比起“做事”,“搞人”更难。越是重大的任务,越是需要团队协作的项目,越是需要协调好“人和”的因素。

所有“人和”因素之中,“有所求”的人是最好拿捏的,手上握有“所求之物”自然是妥妥的,如果没有就只能用画饼的办法了。利、权、荣誉、乌纱帽等等身外物只要“亮出来”,总归有人愿意“往上冲”的。“有短处”的人也比较好下手,把柄在手,动弹不得,祭出“大棒”,就只能乖乖听话。这两类人基本上都是“人在曹营心在汉”,面上听话,也得防着背后的小动作。

但是,最最难搞的,就是“无所谓”的那些人,卷也卷不动,吓也吓不住,提不起来,按不下去,反正就是无处下口。若是成事的路上有这类人,既是眼前的“黑天鹅”,又是遥远的“灰犀牛”。谋事相对容易些,直来直去的,谋人太难了,需要“九曲回肠”。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复盘是有必要的,假设就没有必要了,所有看不见的要素,其实就是自己的能力短板。有机会再做,提醒自己少摔坑。没有机会再碰到,也要给自己敲敲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