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成长,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不是在一瞬间就能脱胎换骨的,生命原是一次又一次的试探。
—— 席慕容 《灯下的诗与心情》

文 / 左叔

家有三只猫,出处都是春天遛狗时“捡”回来了。小区刚建好的时候,垃圾还没有分类定点投放,野猫种群比较庞大,春天一到就到处都是“弃儿”身份的小奶猫。

遛狗时,小奶猫轻易就被吓到了树上。再回去寻的时候,就被萌萌的它们给“黏”上了,至此便脱不了手了。两只“黑白花”,一只“三花”,两公一母,成年后陆续做了绝育。虽已有“家猫”的身份,但也是散养野化的状态,除了需要按时回来吃饭之下,出入皆是“自由身”。

与人相似,猫的个性各有不同。“警长”公猫一身腱子肉,是个连泰迪狗都敢上爪子去挠的狠角色,加上四蹄踏雪,鼻尖一点白,不怒而威的神情,十足“小区一霸”的派头,不过也经常带着“这儿破一块,那儿缺一块”的伤回来。

这猫与人不太亲近,唤它也不怎么听,有一套“独来独往”的“架势”。但我始终觉得它的行为模式里有“表演”的成分,某种“程式化”表演的套路在里面。因为我也曾见过它,在垃圾站负责分类服务的阿姨面前当街打滚露出肚皮时的样子。

“奶牛”母猫就比较胆小,几乎不出门。即便是出门去院子里的某个固定的角落去“方便”一下,也是行色匆匆、谨小慎微的样子。最远,大概就是去三十米外的停车场附近了。

大约每天下班的辰光,它都会躲在停车场附近的灌木丛里。只要听到我们回来的动静,就会主动迎上来喵喵叫,讨要“小鱼干”。十足的“黏人精”,每晚闹觉得的时候,非得要人用手摸着它的肚皮,然后把头顶在某个角落处才安心。

“三花”母猫的皮相是那种娇媚可爱型的,然而个性则一直是行踪飘乎的那种。小的时候,抱在手里就十分“扭捏”,长大了更是沾不了手。一沾手就炸毛,只能远远地看着。纵使看到它满心欢喜从你奔来的样子,临近了也会拐个弯“别扭”一下。

最近半年,更是一周见不到几回面。有几次夜深了,在卫生间门口与它打了个照面。只是它冷冷地看了我一眼,尔后自顾自地走向猫食盆。内心里十万分抱歉,对不起,打扰了!

有的猫“表里如一”一些,有的猫“内外有别”一点,差异之处既是个性,也是特点。若论养育环境,其实能够给到每只猫的差别并不大。所以,我猜个性一定有“天生”的成份,后天的“环境”也参与了塑造,但显然要微弱许多。

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想法。猫并不是只有“人”这一个环境,这只猫还有另一只猫作为“环境”,还有它的“原生家庭”以及成长路上的“跌跌撞撞”,这些都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其实,与我们朝夕相处,在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也是一样。除了家庭环境,还有教育环境、社交环境、媒体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问题暴露出来了,倒回去找原因的时候,可能也不单单只从自己身上找,也需要我们放眼四顾、看看周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