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材,就不要太在意暂时落进哪个坑

留在港口的小船最安全,亲爱的,但这不是造船的目的。
—— 费雷德里克·巴克曼 《焦虑的人》

文 / 左叔

每年这个时节前后,都会有年轻一些的朋友主动过来问一些意见和建议。以前,我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一两句,现在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反而不知道要讲什么。

“树挪死,人挪活”,幼苗期,正当其时啊。在本该奋斗的年纪,是应该多创造一些可能性,尤其是那些改变身份性质的职场跃升,还是趁早实现得好。还有就是比如能够进入管理层这样的机会,一旦履历之中有了这一笔,将来再有“投石问路”的机会时,就会多一些“核心竞争力”。

在“白手起家”的阶段,有些东西放弃了,不会觉得可惜。等到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利弊权衡,人想要争一争,跃一跃的心就会有更多的羁绊,等到那个时候再去做一些“抽刀断水”的决定,往往会有“大伤元气”的后果。

这玩意儿,真的是跟栽树是一个道理,树龄越大,移植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想要恢复到此前的状态所需经历的时间也越为漫长。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绝大部分人难以做决定的关键,都是在担心即将要落进去的那个坑,并不是自己最为心仪的,总是在担心自己“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万一踩空了怎么办?

确实是有这种可能性的。比如,原本的坑,是离家近,为了升一职,去了远的地方。可能原先的人事调整机制,还有“返程”的机会。不曾想会遇到新的制度机制调整,原本计划好的“华丽转身”,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了“断头路”和“不归路”。

再比如,原先只想借个“壳”,去某个“坑”改变一下身份,搭牢“天线”还有机会跳出来。不曾想,人去了之后,“线管”不如“现管”,跌进坑里彻底翻不了身。

外部的情势变化虽然能够有所预估,但过程之中情势急转,是谁都控制不了。呆着港口一直不动,也未必安全。温水煮青蛙,才是最危险的。变数太多的当下,有时候一转身,港口没了。等到那般年纪,那般境地,在想在万舟齐发的竞争中争个先,还不如笨鸟先飞及早动身呢。

对于改变身份性质、实现跃升的机遇,我个人的建议还是值得去试一试的,至于这一次到底是落进了糠箩还是米箩,这就不好说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变化大着呢,现阶段觉得还不错的,未必会一直不错下去,这跟养植物也是一样的道理,花无百日红嘛!